拜拉老妇诗(自书中见某民族故事,颇难为怀,因为改写。原文附后,以便对看。2002.9.26) 当代 · 卢青山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卷上[二零零二年]
“我固何所恶,折磨我至此”。
拜拉有老妇,此语发其齿。
当其髫丱时,父母膝下恣;
谓此温馨窝,长保至于死。
岂意“困扰者”,大神雄名字;
巨爪黑如夜,攫逐父母死。
瞢然不及泪,兄弟亦继是;
迨及长成年,戚族无不死。
孑孑嫁孤身,托傍外族氏;
巨爪犹不赦,一一追而至。
双鬓猝尔白,唯存一孙子。
抱孙置诸膝,泪下如河驶:“昔我倚膝人,无一免乎死。
今我膝上人,其必不可死”。
拥怀以相温,嚼饭以相饲;
护理岂不密,其孙竟以死。
老妇复何为,泪亦枯而死。
“我欲问大神,此究何意思”。
褴褛为吾衣,拄杖助吾趾。
决然从此去,飘荡人间世。
一日过一村,一月一邦址。
“世界之尽极,必有路可指。
指向大神居,我欲质此事:我究何犯汝,折磨我至此”。
世界极茫茫,安复有终始;
旁人屡相悯:“何故飘不止”?
“汝观汝国中,孰苦如我似?
我欲问大神,彼究何意思”。
“汝苦昭日月,有眼谁不视。
汝亦视众生,孰不同乎子。
‘困扰者’踞顶,昌狂孰能制”。
“我有惑于神,不解不得死”。
长路无始终,人生有途次;
惑者终自惑,死者终必死。
当其道死日,微语犹在齿;
幽风茫然来,荡播乾坤里;
代代传回声,永永无穷已:“我究何所为,折磨我至此”。
附:原文:她是一位家系绵延的(Ba-Ila, 拜拉)老妇人。莱萨(Leza)(“the Besetting One”,“困扰者”)将黑手伸向这个家庭。他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夺去了她的父母,在随后一些年里,她的所有亲人都相继去世。她对自己说:“我抱在膝上的那些亲人一定会活下来的。”但事与愿违,即使是他们――她的孙子们――也都离她而去。……她在绝望中下定决心,要找上帝问问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她于是走上旅途,走遍一个又一个国家,头脑中萦绕著这样一个想法:“我要走到世界的尽头,发现一条通向上帝之路,我要问他:‘我对你做了什么,你要如此折磨我?’”她始终没有找到世界尽头,虽然失望,但她并不放弃寻求。当她走过不同的国家时,人们问她:“您到这儿来干什么,老妇人?”回答总是:“寻找莱萨。”“寻找莱萨!为了什么?”“我的兄弟,你问我!在这个国家有谁受过我这样的苦?”他们会再问:“你如何受苦?”“就是这样。孤独。你看我,一个孤老太婆。我就是这个样子!”他们回答说:“是的,我们明白。你是这个样子!没了朋友和丈夫?这和别人有什么两样呢?困扰者骑在我们每个人的背上,我们没办法把他甩掉。”她终未获得她所渴望的,带著一颗破碎的心死去。
碰壁斋按:重翻此作,偶有所想,聊记于此:
世界为什么存在苦难,它为什么带给人痛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著人类,无论先民还是今人,无论在学理还是心理上。深重而无以解释、无以解除的苦难,最终可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他们会把世界从本性上看为“恶”的。
“善、恶”最初的心理来源,实际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有利的物事被视为好的,有害的被视为坏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个群体才可以定义善恶。为了维持群体不散、合作可能,得防止一个人去伤害别人,于是,伤害别人之举为恶,相反则为善;这个办法可以更长时间、更均衡地增长整体的全部获益,因为它鼓励了合作。在利害与善恶的关系上,它跟个体最初的心理来源,并无不合拍处。但它也带来一个麻烦,群体定义为善的行为,对个体却很可能是有害的、不好的。通常在具体、局部、短期的情况下,伤害别人可以为自己获益,自己在利益上的退让,可能把相应的份额转给他人。就是说,群体认定为善的东西,对个体恰是恶的。但是,面对整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普遍的苦难,而非具体一事的利益计较--面对这样一个公共的世界,个人与群体的分歧可以抹平,取得一致。比如疾病、瘟疫、地震、死亡等等大家共同承担的事件,众人的角度是同向的,都看为负面之物、灾难之事。它们对人的伤害,如果无限止地影响人的心理,可以导致人视世界为“恶”。
幸福是正面的,合于欲望所求的,我们享受它时视之为当然,不会深究。苦难不然,它是负面的,我们要求解除它,同时也就要求解释它;它阻碍了欲望,欲望对它不能容忍,情感对它也不能接受。每个文化系统都得做这个工作。
为了解释苦难的存在,好些民族的神话、宗教,把世界最基本地描述为善与恶两种自然力量的争斗,或者善与恶两个人格神灵的较量。一个社会或者文明,得在某种程度做出努力,以应付苦难。宗教往往也得在事实、心理上开出对付苦难的药方,向信徒保證苦难可以解除、拯救终会到来。基督教是个一神教,设定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因而它要处理苦难问题,特别麻烦,苦难的存在,总之会跟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不自洽。可是也有些神话、宗教用另一个方式来对付苦难。它未必给出真正的解决之道,而是借助承认苦难这个事实、描述苦难的这个状况,把苦难纳入知识系统里,使它不再是理智上不可解的,进而影响及人的心理--理智上可解的、事实上必然的东西,往往也就更易得让人心理上接受。这可说是另一种办法的拯救。人类生活就是这样复杂而有趣,我们要向世界行动,得瞭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们要解决问题,得先对问题有个解释;否则便行动无从著手,解决不得要领。于是,在心理上,可以瞭解、解释的东西,也就减轻了压力了;虽不能打败它,而我们知道了它是怎么样的,进而知道那是必然的、没有办法解决的。理智上长久地受这类认识涵化,最终也确可使心理更为平衡点儿。这就是通常所谓修行、修德、修道。据说萨满教的治病,巫师有时并不真正用药物或法术去治疗疾病,而是在咒语里一遍遍地向病人描述那个病是什么样子、它正在哪里、它如何行事,等等,看来也就是想把不可理解的病转化为可理解。
从那老妇人的故事推断,拜拉地方的神话处理苦难问题,走的应该是后一路。主宰世界的大神直接便名为“困扰者”,从根本上把苦难描述为世界的本性。路人的说话里,也隐隐见出这个深远的文化背景。他们说,人人都给困扰者当马骑,人人都在做牛做马,并非只你一人受苦;而且明白讲那个骑手是甩不掉的,苦难是无从化解的。文化系统借路人之口告诉众子民,苦难出于必然,同时也劝说众子民,个人只能认命。那个拜拉老妇偏不认命,她的举止、心理,在那个文化系统内部,是个异数,而且恰恰就是那个文化系统所要针对、消解的东西。否认苦难的合法、支持欲望的权威,全力去反抗外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苦难减弱。但是,面对巨大的苦难,承认它的力量、削弱欲望的要求,以比较柔顺的方式行事,这也有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使苦难不显得过于强悍。拜拉地方的文化努力,也不能说是无的放矢。
文化系统对老妇的疑问作出了解答:因为主宰世界的大神本就是给人制造麻烦的、世界的本性就是个麻烦制造者。老妇不认这个帐,更透过一层,追问起这个解答本身的有效性:为何大神会如此、世界本性会如此。问题绕了一圈,重回起点。一直到死,她没有能解决苦难,也没有能解释苦难,她从理智和情感上,都不接受世界对她的折磨。也许得说,不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将是不能解释的问题。因为理智要解释问题,出于欲望要解决问题,而理智对欲望的影响很小,理智上的解释也不能全部代替事实上的解决,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有缓和作用。已经解决的东西,可以不加解释,而已经解释的东西,还必须最后加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欲望面临的压力,它对一切解释都不会买帐。即使完满地解释了“事情必然不能解决”,它还会问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必然性竟然是、竟可能是反对我的、不顺从于我的?”实际它无论问什么,问的都是这个问题;它要求的是让它满足,愤怒的是满足的障碍。
无论用什么方法回答老妇人,问题最终都将回到起点,这个起点也会一直伴随到人类的终点:这世界为什么存在苦难,为什么?它为什么要叫我痛苦,为什么?这个问题绝非学理可以解决的,因为追问它,最基本的原因不出于纯理智的困惑,而像前边所说,出于欲望、情感的不能接受。咱们的生活从它开始、伴它结束。
碰壁斋按:重翻此作,偶有所想,聊记于此:
世界为什么存在苦难,它为什么带给人痛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著人类,无论先民还是今人,无论在学理还是心理上。深重而无以解释、无以解除的苦难,最终可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他们会把世界从本性上看为“恶”的。
“善、恶”最初的心理来源,实际是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有利的物事被视为好的,有害的被视为坏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个群体才可以定义善恶。为了维持群体不散、合作可能,得防止一个人去伤害别人,于是,伤害别人之举为恶,相反则为善;这个办法可以更长时间、更均衡地增长整体的全部获益,因为它鼓励了合作。在利害与善恶的关系上,它跟个体最初的心理来源,并无不合拍处。但它也带来一个麻烦,群体定义为善的行为,对个体却很可能是有害的、不好的。通常在具体、局部、短期的情况下,伤害别人可以为自己获益,自己在利益上的退让,可能把相应的份额转给他人。就是说,群体认定为善的东西,对个体恰是恶的。但是,面对整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普遍的苦难,而非具体一事的利益计较--面对这样一个公共的世界,个人与群体的分歧可以抹平,取得一致。比如疾病、瘟疫、地震、死亡等等大家共同承担的事件,众人的角度是同向的,都看为负面之物、灾难之事。它们对人的伤害,如果无限止地影响人的心理,可以导致人视世界为“恶”。
幸福是正面的,合于欲望所求的,我们享受它时视之为当然,不会深究。苦难不然,它是负面的,我们要求解除它,同时也就要求解释它;它阻碍了欲望,欲望对它不能容忍,情感对它也不能接受。每个文化系统都得做这个工作。
为了解释苦难的存在,好些民族的神话、宗教,把世界最基本地描述为善与恶两种自然力量的争斗,或者善与恶两个人格神灵的较量。一个社会或者文明,得在某种程度做出努力,以应付苦难。宗教往往也得在事实、心理上开出对付苦难的药方,向信徒保證苦难可以解除、拯救终会到来。基督教是个一神教,设定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因而它要处理苦难问题,特别麻烦,苦难的存在,总之会跟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不自洽。可是也有些神话、宗教用另一个方式来对付苦难。它未必给出真正的解决之道,而是借助承认苦难这个事实、描述苦难的这个状况,把苦难纳入知识系统里,使它不再是理智上不可解的,进而影响及人的心理--理智上可解的、事实上必然的东西,往往也就更易得让人心理上接受。这可说是另一种办法的拯救。人类生活就是这样复杂而有趣,我们要向世界行动,得瞭解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我们要解决问题,得先对问题有个解释;否则便行动无从著手,解决不得要领。于是,在心理上,可以瞭解、解释的东西,也就减轻了压力了;虽不能打败它,而我们知道了它是怎么样的,进而知道那是必然的、没有办法解决的。理智上长久地受这类认识涵化,最终也确可使心理更为平衡点儿。这就是通常所谓修行、修德、修道。据说萨满教的治病,巫师有时并不真正用药物或法术去治疗疾病,而是在咒语里一遍遍地向病人描述那个病是什么样子、它正在哪里、它如何行事,等等,看来也就是想把不可理解的病转化为可理解。
从那老妇人的故事推断,拜拉地方的神话处理苦难问题,走的应该是后一路。主宰世界的大神直接便名为“困扰者”,从根本上把苦难描述为世界的本性。路人的说话里,也隐隐见出这个深远的文化背景。他们说,人人都给困扰者当马骑,人人都在做牛做马,并非只你一人受苦;而且明白讲那个骑手是甩不掉的,苦难是无从化解的。文化系统借路人之口告诉众子民,苦难出于必然,同时也劝说众子民,个人只能认命。那个拜拉老妇偏不认命,她的举止、心理,在那个文化系统内部,是个异数,而且恰恰就是那个文化系统所要针对、消解的东西。否认苦难的合法、支持欲望的权威,全力去反抗外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苦难减弱。但是,面对巨大的苦难,承认它的力量、削弱欲望的要求,以比较柔顺的方式行事,这也有平衡心理压力的效果,使苦难不显得过于强悍。拜拉地方的文化努力,也不能说是无的放矢。
文化系统对老妇的疑问作出了解答:因为主宰世界的大神本就是给人制造麻烦的、世界的本性就是个麻烦制造者。老妇不认这个帐,更透过一层,追问起这个解答本身的有效性:为何大神会如此、世界本性会如此。问题绕了一圈,重回起点。一直到死,她没有能解决苦难,也没有能解释苦难,她从理智和情感上,都不接受世界对她的折磨。也许得说,不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将是不能解释的问题。因为理智要解释问题,出于欲望要解决问题,而理智对欲望的影响很小,理智上的解释也不能全部代替事实上的解决,只在很小的程度上有缓和作用。已经解决的东西,可以不加解释,而已经解释的东西,还必须最后加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欲望面临的压力,它对一切解释都不会买帐。即使完满地解释了“事情必然不能解决”,它还会问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必然性竟然是、竟可能是反对我的、不顺从于我的?”实际它无论问什么,问的都是这个问题;它要求的是让它满足,愤怒的是满足的障碍。
无论用什么方法回答老妇人,问题最终都将回到起点,这个起点也会一直伴随到人类的终点:这世界为什么存在苦难,为什么?它为什么要叫我痛苦,为什么?这个问题绝非学理可以解决的,因为追问它,最基本的原因不出于纯理智的困惑,而像前边所说,出于欲望、情感的不能接受。咱们的生活从它开始、伴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