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扶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扶桑
第 1 句因包含“迟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迟日
第 5 句因包含“三槐,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槐堂
第 7 句因包含“蓬山,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山
第 11 句因包含“鹿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车
第 13 句因包含“绣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绣斧
第 13 句因包含“识凤毛,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识凤毛
第 1 句因包含“迟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迟日
第 5 句因包含“三槐,堂”,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槐堂
第 7 句因包含“蓬山,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山
第 11 句因包含“鹿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鹿车
第 13 句因包含“绣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绣斧
第 13 句因包含“识凤毛,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识凤毛
双寿为莱阳王侍御赋 明 · 黄衷
扶桑曈曈转迟日,莱阳先见长生国。
神禾垂颖动千年,颗粒还堪驻颜色。
三槐几叶高堂在,最是清门盛车盖。
蓬山遥挹数烟青,瑶海环看净如带。
寿翁白胡照地光,阿毋齐年鬓未苍。
晴华芳苑鹿车过,风前玉树诸孙行。
湖南绣斧识凤毛,千里不见豺狼嗥。
眼中风力汉水立,老予何幸当孤标。
便道承欢欢未极,海屋之筹十才一。
我歌不独双寿歌,请继于家纪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