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萧萧易水寒,荆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易水萧萧
第 6 句因包含“豫让,漆身吞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漆身吞炭
第 12 句因包含“汉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汉元
第 17 句因包含“九重,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九重天
第 20 句因包含“六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22 句因包含“鸿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毛
第 22 句因包含“鸿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毛
第 24 句因包含“白虹,贯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虹贯日
第 25 句因包含“作子胥怒”,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胥怒
第 29 句因包含“山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鬼
义侠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九
予为王著作剑歌行》,继更曰《义侠》。或询其所以,因为之解曰:彼恶贯盈,祸及天下大臣当言天吏得以显戮。而著处心积虑一旦以计杀之,快则快矣,终非正理。夫以匹夫之微,窃杀生之柄岂非暴豪邪,不谓之侠可乎?然大奸大恶凡民罔不憝。又以春秋法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不以义与之可乎?又且游侠言,古今若是不数人,如让之止报己私,轲之劘躯无成。较以此举,出于寻常万万也。凡人小利害,尚且父母、念妻子。虑一发不当,且致后患。著之心,孰谓不及此哉?然所以不顾藉者,正以义激于衷,而奋捐一身为轻,为天下除害为重。足见天之降衷仁人义士,有不得自私而已者,此著之心也,何以明之?事既露,著不去自缚司败以至临命,气不少挫。而视死如归,诚杀身成名季路仇牧死而不悔者也。故以剑歌》易而为《义侠》云。著字子明益都人。少沈毅,有胆气轻财重义不屑小节。尝为吏不乐,去而从军。后与妖僧高比行千夫长,归有此举,死年二十九。时至元十九年壬午岁三月十七日丁丑夜也。
君不见悲风萧萧易水寒荆轲西去复还
狂图祗与蝥蛛靡,至今恨骨秦关
又不见豫让义所激,漆身吞炭不识
劘躯止酬一已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超今冠古无与俦,堂堂义烈王青州。
午年辰月丁丑夜汉元策秘通神谋。
春坊伐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
袖中金锤斩禹剑,谈笑馘取佞臣头。
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
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
我知精诚不灭白虹贯日横秋
斩头子胥地下当与龙逢游。
长歌落笔慨慷,觉我鬓发飕飗
灯前山鬼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