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抠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抠衣
第 43 句因包含“灵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灵台
第 59 句因包含“多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多歧
第 6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6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43 句因包含“灵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灵台
第 59 句因包含“多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多歧
第 6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第 62 句因包含“死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灰
静坐赋 明 · 李汝馪
出处:炊沙先生文集卷之一
余幼好此远游,年既大而不改。乘骥骐之浏浏,寻正路之所在。然止宿之无所,吾将上下而求之。闻关洛之遗风,盍归来乎抠衣。悯趋向之不定,就考亭而陈辞。曰余生此遐裔,叹学问之未博。徒遑遑其无所得,愧此心之走作。先生之怜余朱愚,示依归之一说。曰道非寓于渺冥,在静坐而着力。苟事物之胶扰,岂专静而无为。顾惟吾之一心,实主宰于此身。然活动之无常,或飞天而渊沦。缘斯须之不戒,奄万端与千歧。缤或出而或入,曾莫知其指归。伊静虚动直之有要,贵闲邪而专一。倘未能收拾乎此心,讵工夫之凑泊。顾初头着力之地,而在夫根本上做得。敛形骸而默坐,净方寸兮虚明。端视听于耳目,绝邪僻于心情。收既放之鸡犬,祛山径之茅塞。兀如尸而惺惺,蔼心德之透澈。灵台静兮无尘,虚室寂兮生白。俨我思之无邪,若上帝之对越。见夜气之清淑,免牛羊之来牧。斯学者养静工夫,谅向上之阶级。宜致敬于閒居,俾不迷于动为。观上列之自彊,莫不于是乎做去。危坐夜深,仰康节之静虑。如塑终日,慕明道之守敬。胡末学之多歧,纷立脚之不定。智者过之,反入于死灰枯木。愚者不及,亦失于惰嫚邪僻。纷智愚之胥失,慨吾道之日非。苟吾子归而求之,绰绰乎其有馀师。余闻言而忽悟,恍醉梦之蘧蘧。回朕车而复路,反余身于蓬庐。嗒隐几而忘言,精气搏兮粗秽除。庶闲邪而存诚,何必历远而求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