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物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物化
鸒斯歌。赠闵御史鼎重。○并序)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起浡
四言诗 出处:西归遗藁卷之一
古诗人命题中。有曰绣衣石榻者。夫绣衣王人也。石榻野居也。以王人尊贵而来野居僻陋也。彼何以屈焉。此何以致焉。后千载想像其事。未尝往来于心。岁乙未仲秋下旬起浡端坐完山东郊草堂薄暮忽有前导柴扉。乃闵斯文。以御史按事于湖中来。六七年前。获私于洛阳邮亭。虽缘犬马齿长。出处道殊。不得托契相亲。而其爱慕之情则亦宿矣。谁知此事。亦不没尊贵方寸。而遽忘枉驾之劳哉。此便是绣衣石榻也。又何事想像千载耶。莫尊贵也。莫僻陋也。而乃有此先施。此非复世事也。既酬酢半日农谈十九。文谈五六。自馀为閒说话也。比罢。绣衣数行书。吁。绣衣何以余文。以文发于心。绣衣观吾涵养浅深耶。起浡对人。未尝隐其脏腑半日语。起浡之心。已倾尽无馀矣。以农马知专。欲知吾翰墨大小耶。文章小技也。起浡尝业之以馀事。则夫绣衣何以余文呜呼绣衣偶然者哉。绣衣弱龄历扬华贯。不暂离近密一朝奉使于南。乃所管正是人心离合之几。绣衣之意。岂不灼见公私之际。痛察于得失之原。以存我圣朝新制哉。急者失于寡。缓者失于时强者无措。柔者法不行。欲使人心无怨。国制不废。而不坠绣衣本任者。其不在两端而务得其中乎。夫安得自用。而不广询于知旧哉。则其徵文也。特寓言已。乃其有意焉尔起浡乃作而为鸒斯之歌。其歌曰。
相彼鸒斯,盈于蒿下
有万其族,任其翔翥
各保其躯,不为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