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句因包含“缁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缁衣
国风·郑风(在今河南新郑县) (陆曰:郑者,国名,周宣王母弟桓公友所封也。其地,《诗谱》云:“宗周圻内咸林之地,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汉书·地理志》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也。至桓公之子武公滑突,随平王东迁,遂灭虢、郐而居之,即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在荥阳宛陵县西南。)缁衣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一章)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二章)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三章)
按:缁衣三章,章四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