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截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截云
第 13 句因包含“同,李膺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膺舟
第 13 句因包含“李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膺
第 15 句因包含“探,禹,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探禹穴
第 17 句因包含“屈,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宋
第 20 句因包含“观国,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观国宾
第 21 句因包含“伊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伊吕
第 22 句因包含“尧,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尧舜
第 23 句因包含“磬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磬折
第 23 句因包含“鸣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玉
第 25 句因包含“王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谢
第 29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34 句因包含“原宪,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原宪贫
第 49 句因包含“榆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榆景
第 53 句因包含“虞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虞渊
第 68 句因包含“经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经纶
第 13 句因包含“同,李膺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膺舟
第 13 句因包含“李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李膺
第 15 句因包含“探,禹,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探禹穴
第 17 句因包含“屈,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宋
第 20 句因包含“观国,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观国宾
第 21 句因包含“伊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伊吕
第 22 句因包含“尧,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尧舜
第 23 句因包含“磬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磬折
第 23 句因包含“鸣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鸣玉
第 25 句因包含“王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谢
第 29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34 句因包含“原宪,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原宪贫
第 49 句因包含“榆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榆景
第 53 句因包含“虞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虞渊
第 68 句因包含“经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经纶
七十吟 清 · 高圣谦
押真韵 出处:甪里先生文集卷之三
易矣隙中景,吾年已七旬。
其间现世迹,悲欢互相因。
有名君子国,幸生无事辰。
方其少年日,自负颇不伦。
腰间截云剑,坐下嘶风驎。
遇事眉棱动,霞气碧嶙峋。
同济李膺舟,去卜王翰邻。
穷探禹穴秘,研成稀世珍。
谈笑道屈宋,缓步游汉秦。
早拟文昌砚,愿作观国宾。
伊吕见伯仲,尧舜使君民。
磬折鸣玉佩,十年思乐滨。
不赴王谢宴,耻为原尝亲。
封章三拟上,揲卦逢蹇屯。
金门深如海,芹𣌑谁能陈。
翻思古先哲,不是名利人。
浅知赵孟贵,乐处原宪贫。
南纪好山水,随意自在身。
选日云霞洞,泛月沧海漘。
烟波浩无极,有谁白鸥驯。
先人旧田庐,门巷颇回轮。
篁菊已成径,兰杜又一畇。
古文三千卷,奎曲护书囷。
朝暮遇羲文,溯洄从洛闽。
以玆保榆景,庶无神明嗔。
为家敦孝谨,训子见深纯。
翳翳虞渊日,几何能再晨。
恐将未了志,遽见朝露臻。
伦常激烈事,为文起沉沦。
军国施为策,方略备咨询。
外他閒说话,未必烦寿筠。
犹有见得处,粗解谈性真。
如令假之年,净尽心上尘。
益讲大义理,更究好经纶。
载以文章器,星日森秋旻。
然后浩然去,归报古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