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沆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沆瀣
第 8 句因包含“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紫
第 10 句因包含“洛阳年少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洛阳年少
第 11 句因包含“裹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12 句因包含“百炼,绕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百炼
第 8 句因包含“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紫
第 10 句因包含“洛阳年少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洛阳年少
第 11 句因包含“裹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裹饭
第 12 句因包含“百炼,绕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百炼
先君守官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台上时年一十五今兹再来四十有七年矣置榻设几之处历历可寻感而赋 宋 · 郑刚中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华台借窗几。
小冠短褐随先生,风雨孤灯读经史。
气粗胆大眼无人,拔擢犀象角连齿。
那知物外有沆瀣,但欲书中觅青紫。
尝持杯酒望高城,吊彼洛阳年少子。
棘闱裹饭三十年,百炼自知俱绕指。
后来脚蹈官职场,恩重如山报无几。
今兹疏发蓬霜颠,踪迹旧游真愧耻。
一松一石如雅故,应笑愚翁今乃尔。
愚翁明日便南去,岁月曷其重致此。
凭栏之恨在无言,珍重湘西山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