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爱书不爱纸,试艺总为恩荣地。
近世齐名曹与徐(曹星州允亨,徐茂朱懋修。),金扁锦贉皆其书。
豹庵(姜判尹世晃)去岁入禁中,风兰露竹题评俱。
奎章学士日挥毫,内府收藏何所无。
风流一代盛于斯,检书之书胡为乎。
八珍日月充鼎俎,螺蛤亦自登天厨。
院中小吏疾磨墨,八叠宫笺冷金色。
传呼半日亘永巷,知道催书犹胁息。
傍观拱手立如堵,谓宜矜慎休相逼。
渔洋诗句妙天下,信笔往往成诵忆。
都将妍丑付来日,挥洒何曾费一刻。
铿然掷笔时一笑,天趣还从忙处得。
沾沾自喜近中华,掩口不向时人誇。
时人信古不信今,低视中华当奈何。
吾闻此道贵书气,耳食纷纷楮墨费。
孤山草诀石峰碑,村妇狂奴少风味。
学书逾高识逾卑,鸭水以东知音谁。
君不见小儿(之书)天机在,点画渐熟神渐改。
又不见苏杭帐簿纸一片,可怜位置偏潇洒。
乃知凡胎与仙骨,皆由习成非才罪。
琵琶段氏一转语,政是人天大分界。
前无所承后无受,至竟妙解君知否。
百万知我不须说,感激天门拜稽首
⑴ 今书家动引钟王。唐以后则槩乎不欲观也。余尝谓学魏晋书不若学宋明人书。宋明人书。不若直学中国今人书。试取中国市肆帐簿视之。无论工拙。皆风气迥殊绝矣。有非东国诸公终身习学者所可几及。先透此关然后可论时代。又况书籍愈古愈失其真。既僻左海外。见闻不广。安能一一辨其真赝。尝得思古斋石刻黄庭初榻示人。皆惊怪不信可笑。又世称鉴赏家。必以阁帖枣木版银锭为真。余谓阁帖东来者都是一样。不须妄论先后。近见翰林吴省兰奏御存稿有阁帖。不必以银锭痕为贵。作跋语云云。方信余言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