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句因包含“西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园
第 17 句因包含“斥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斥鴳
第 34 句因包含“虎皮,羊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质
第 47 句因包含“三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君
第 47 句因包含“三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君
第 49 句因包含“廊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廊庙
第 71、72、69、70、71、72 句因包含“歌,沧浪,濯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浪
第 17 句因包含“斥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斥鴳
第 34 句因包含“虎皮,羊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质
第 47 句因包含“三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君
第 47 句因包含“三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君
第 49 句因包含“廊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廊庙
第 71、72、69、70、71、72 句因包含“歌,沧浪,濯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浪
寒素清白浊如泥 明末清初 · 河弘度
出处:谦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清为德之极至,浊乃恶之尤甚。不可比而同之,盖自别于天禀。胡建宁之清素,反有溷于淤泥。既泾渭之未分,宜天步之颠跻。御一失于东京,植奸秽于西园。徒拥虚之紫极,弄天纲之黄门。指莫邪而谓钝,认铅刀而为铦。行由夷而日贪,恶蹠蹻而云廉。拟鹍鹏而斥鴳,媲熊罴于鼯鼷。溪不能以喻险,鬼莫究其端倪。纷变诈之难测,久公议之扑灭。是也非也逆置,用之舍之倒错。错好恶于兼恶,先举错于枉直。父别居而称孝,荐茂才而不学。岂曰清之云乎,似泥土之浑浊。闻其名则是矣,考厥行则贪渎。咸麟楦而虚伪,冒虎皮于羊质。谓寒素而非素,称廉洁而不洁。以如此之鄙恶,受清白之美名。转凶悖于当涂,遂无光于炎精。噫当时之国事,堪一唾而已矣。愤欲浪之蹈天,慨清风之扫地。沈忠良于三狱,凑冠盖于五族。被醢菹兮三君,祸泉壤兮八及。进孔任于廊庙,屏志士于岩穴。接流木于黄昏,行苞苴于白日。倘时君之悔悟,能改弦而易辙。去奸邪而勿疑,绝谗说之殄行。任贤良而勿疑,扬侧陋而明明。回狂澜于既倒,庶激浊而扬清。惜彼昏之罔念,俾菉葹而盈庭。浊其源而思清,谅却食而求生。宜时人之且谣,垂讽刺于千春。挥紫阳之老笔,诛汉庭之群臣。续为今日之谣而歌之,歌曰:沧浪有水,可以濯缨。莫曰如泥,玉洁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