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粉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粉署
第 7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7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10 句因包含“瀛洲,学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洲学士
第 16 句因包含“龙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骧
第 17 句因包含“梁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梁园
第 21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21 句因包含“金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鱼
第 23 句因包含“宫线,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宫线添
第 34 句因包含“青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琐
第 36 句因包含“荣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荣光
第 37 句因包含“西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垣
第 38 句因包含“北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第 48 句因包含“寸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寸阴
第 49 句因包含“浮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浮白
第 53 句因包含“陶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铸
第 59 句因包含“蓬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壶
第 62 句因包含“补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补衮
第 65 句因包含“回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回仙
第 65 句因包含“仙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仙李
第 68 句因包含“春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春台
第 69 句因包含“待诏金门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待诏金门
第 69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70 句因包含“能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诗
第 72 句因包含“白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战
第 82 句因包含“葵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葵藿
第 85 句因包含“昆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昆玉
第 90 句因包含“锦囊,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囊诗
第 92 句因包含“小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小春
第 97 句因包含“三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坟
第 109 句因包含“三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清
第 7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7 句因包含“银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银台
第 10 句因包含“瀛洲,学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洲学士
第 16 句因包含“龙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骧
第 17 句因包含“梁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梁园
第 21 句因包含“阊阖”,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阊阖
第 21 句因包含“金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鱼
第 23 句因包含“宫线,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宫线添
第 34 句因包含“青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琐
第 36 句因包含“荣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荣光
第 37 句因包含“西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垣
第 38 句因包含“北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
第 48 句因包含“寸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寸阴
第 49 句因包含“浮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浮白
第 53 句因包含“陶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陶铸
第 59 句因包含“蓬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蓬壶
第 62 句因包含“补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补衮
第 65 句因包含“回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回仙
第 65 句因包含“仙李”,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仙李
第 68 句因包含“春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春台
第 69 句因包含“待诏金门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待诏金门
第 69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70 句因包含“能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诗
第 72 句因包含“白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战
第 82 句因包含“葵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葵藿
第 85 句因包含“昆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昆玉
第 90 句因包含“锦囊,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囊诗
第 92 句因包含“小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小春
第 97 句因包含“三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坟
第 109 句因包含“三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清
奎阁,银台,玉署宣馔联句(并小序) 清 · 李算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弘斋全书卷七
每岁三馀之工。辄课一帙之书。机务虽繁。莫或间旷。近来经史子集之有选。选必开印。盖为嘉惠于来许。兼欲资益于自强。用是孜孜。不知为疲。乃命银台,玉署诸臣与豹直骑省者。考校经书句读。儤宿禁中。亦既劳止。际此奎选讲制。兼夜责程。而宫雪开花。座烛分莲。仿煖炉会故事。紫衣擎传。满架殽醽。带以联韵诗句。(直提学李晚秀,检校待教沈象奎,承旨李鼎揆,洪仁浩,申耆,李勉兢,李肇源,金启洛,史官洪致荣,李毅采,尹命烈,卜台镇,马思人,金景焕,金珍恪,金初燮,金良倜,兵曹参议李尚度,参知丁若镛,前承旨李翼晋,玉堂赵弘镇,尹序东,尹悌东,洪秀晚,郑来百,金熙采,郑东干,尹益烈,抄启文臣金近淳,权晙,李存秀,徐俊辅,曹锡中,李勉升,柳台佐,洪乐浚,柳远鸣,金熙洛,宋冕载,申绚,姜浚钦,洪命周,黄基天,李东万,金履载,金熙周,金处岩,李英发,洪奭周,吏曹佐郎李明孚,兵曹正郎吕骏永,闵命赫,佐郎金秀臣,奉常判官李东埴)
金华经说耀奎章,粉署书声及玉堂(御制。)。
虎观鸿儒叨地分,龙图豹直惹天香(臣晚秀。)。
读于中秘琅函钜,处以西清宝扁煌(臣象奎。)。
迹忝银台惭右列,衔兼药院效先尝(臣鼎揆。)。
期门章句追皇汉,学士瀛洲轶盛唐(臣仁浩。)。
三夜不眠闻禁漏,六仙多暇对经床(臣耆。)。
奎躔宋运千年届,絺绣虞廷五色彰(臣勉兢。)。
是日仙班邻凤省,自天恩命暨龙骧(臣肇源。)。
梁园雪晚诗催𥳑,唐馆宵分帙阅缃(臣启洛。)。
圣代笙镛方日闻,近臣冠佩喜齐跄(臣尚度。)。
筹传阊阖金鱼静,铃动罘罳苑鸟翔(臣翼晋。)。
绣梓共添宫线永,燃藜每到院钟镗(臣若镛。)。
研丹炳若心酬报,纷白惭无命对扬(臣弘镇。)。
十日翻经臣职忝,三馀典学圣谟洋(臣序东。)。
连宵幸备金銮直,趁晓同趋玉佩锵(臣悌东。)。
莲炬光摇分院路,梅房香绽傍宫墙(臣秀晚。)。
紫衣催召恩逾渥,青琐联班学愧荒(臣来百。)。
琼轴炜煌攀宝什,黄封潋滟霈荣光(臣熙采。)。
共将耿耿西垣烛,满挹深深北斗觞(臣东干。)。
暖气苏回南至后,耿光依近上清傍(臣益烈。)。
曾书几讲修齐治,虞曲重赓喜起康(臣近淳。)。
龙扆端临治有象,兕觥齐献寿无疆(臣晙。)。
欣逢岂乐依鱼藻,敢道思皇集凤冈(臣存秀。)。
文教均沾三物育,圣工争颂寸阴长(臣俊辅。)。
瀼瀼夜露沾浮白,济济朝绅响水苍(臣锡中。)。
宴赴钓鱼稽宋阁,诗登呦鹿迈周庠(臣勉升。)。
极知眇末归陶铸,肯忽斯须勉敬庄(臣台佐。)。
秩秩肆筵同佩芾,孜孜攻业寓囊箱(臣乐浚。)。
工专绛帙仍三昧,节届黄钟又一阳(臣远鸣。)。
云气蓬壶看尺五,雪华梧掖过寻常(臣熙洛。)。
芜词自幸赓宸韵,䌽线何由补衮裳(臣冕载。)。
小子誉成周棫化,家人礼异卫筵张(臣绚。)。
右文瀛阁回仙李,毓庆姬家颂邑姜(臣浚钦。)。
艺苑翱翔人共得,春台造化物皆昌(臣命周。)。
幸为待诏金门朔,岂曰能诗太史黄(臣基天。)。
宛是青帷双日直,翻成白战八叉场(臣东万。)。
精微理蕴搜濂洛,灏噩文宗溯帝皇(臣履载。)。
斯世幸看回古俗,真儒谁是佐明王(臣熙周。)。
蒐英日辟图书府,跻治风行礼义乡(臣处岩。)。
肃穆威仪瞻御座,便蕃宠锡耀村庄(臣英发。)。
菁莪圣化重重运,葵藿微诚滚滚庆(臣奭周。)。
雨露沾唇倾白兽,文章遍体愧丹凰(臣骏永。)。
辉山瑞彩非昆玉,协律希音忆嶰篁(臣明孚。)。
遮莫管蠡窥象纬,敢将瓦缶和鸾簧(臣东埴。)。
奖劳恩遍擎珍错,识喜诗成溢锦囊(臣命赫。)。
真气已惊奎藻降,小春先贺雪花飏(臣秀臣。)。
省中校字羞萤爝,格外沾恩耸鹭行(臣致荣。)。
重入脩门非梦想,偏蒙圣泽际辰良(臣台镇。)。
才惭考阅三坟蠹,身幸追随五总羊(臣思人。)。
醉以琼浆观厥德,擎来宝轴世其藏(臣景焕。)。
恩荣此夜知何极,句读当年愧未详(臣珍恪。)。
天覆无私收一艺,年丰为瑞颂千仓(臣初燮。)。
今宵倍觉奎华朗,此事将看汗竹芳(臣良倜。)。
职摄起居犹僭越,书探丘索奈繁穰(臣毅采。)。
光华日月三清界,五十四人拜激昂(臣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