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雁,嗷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雁嗷嗷
第 11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11 句因包含“鸿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鸿雁
第 42 句因包含“桃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桃源
线晷渐长。公馀多暇。援笔长篇一则(并小叙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一真宝郡
余于曾经之郡。土理饶瘠民俗醇醨凡事例便否。必以句语评断。要作惩前戒后之资。此盖一副不易之规也。及到玆郡。月已五弦。则其土理民俗事之如何。岂无领略其间耶。苟究一二。夫孰无白中之黑全璧之疵。而大率斯民也。乃三代直道之遗。况以若玆土之瘠。民不得不贫矣。贫则劳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而重以退陶先生先乡之故。而民而吏务持淳谨牛车雀墉。了无太恼。此余一见而比桃源者。确信其不误矣。但恐抚字未尽其方。而承奉不能余拙也。今当岁终催课。惟见鸟下厅事花飞讼庭。虽欲消遣不以吟哦得乎。是为之诗。强名真州行。
真州太守无事,坐阅风土图及志。
为坊才六户未千,七十州中一黑痣。
南接青凫北永嘉,大抵野少山居多。
穿峡烧畬霜怯早,距京输税路忧赊。
其服麻丝食菜,惟知俭啬生涯
嗷嗷鸿雁与鹑鹄,我欲言之心反恻。
时有呢喃诉冤,所争缗钱或斗谷。
民瘠吏谁与不贫,十家皆曰九艰食
弱国之臣寒士妻,公私尚患多名色
威或非情爱罔功方知五斗人极
谁云邑小足养闲中实靡遑松桂间。
在傍寒梅习知状,暗香报我春将还。
窗外新添端正月楼头忽见喜欢山。
玉流丹壁映堂楣,起读陶山夫子诗。
夫子先乡即此地遗风弦诵相师
鸭脚台传徐相句,柏湖亭讲李公规。
君莫誇多秦楚富,鲁邹虽小文在玆。
岭务湖忧我发白酸咸冷暖阅来知。
除非狞悍豪贵丰廪令人反失味。
五载唇焦巴痼瘼,三年舌战风气
独也在心今不忘,一区斗小桃源乡
向余来斯初入境,与之恰似言已详。
乍看疆形思过半,氓风不必费商量
而我于人谁毁誉一言蔽曰民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