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2、13 句因包含“蛟龙,云雨,池中,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蛟龙云雨
第 19 句因包含“为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为鱼
第 22 句因包含“龙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龙种
第 47 句因包含“大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48 句因包含“苏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苏仙
放鱼歌寄诚伯。兼示诸侄(并序。) 明 · 李燉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壶峰先生文集卷之二
余之疏懒老且甚矣。有塘而不种鱼村夫灌畦于塘之南者。疏渠而引溪。逶迤过于塘。溪鱼从流下者。因入于塘而生畜焉。故塘之中。只有一牡鲤。馀皆杜甫所谓白小所谓面条也。余怜其细微沾水施食养之中有蠡鱼数头。食鱼为粮。生子生孙。近数年以来。蠡日盛而鱼日少。余恐塘之空而竟未免为蠡之地也。余尝以此而忧之。人有慰余之忧者曰。鱼亦人所食也。蠡亦人所食也。人之食之。无此无彼。不若其所盛者之为愈。吁。余之所以之者。岂以鱼可食而蠡不可食哉。恶蠡之食同类日盛。悯鱼之为同类之所食而日少。叉之不可。钓之不能。有除㬥之志。而无除㬥之术。余安得以不忧欤。吾闻诚伯新得大网。要而网之。期将捕蠡而聂鲙之。以快余意焉。蠡巧于避网。而鱼反罹之。余不忍取而旋放。傍观者皆嘲我不食呜呼。彼岂能知我者哉。始余之要网而网之者非为捕鱼。本欲为鱼除鱼之害也。本欲为鱼除鱼之害。而反杀鱼以鲙之。则是为鱼除害本心。而转鲙蠡之心于鱼耳。其亦不几于救齐而灭齐者乎。遂因以作歌。用以自解云。
有客有客西枝山下有亭亭有池。
池非六亩以成者,鱼非二月纳之
半亩遥通山涧水白小自与流相随
洋洋池面尽游鲵,一寸才分鳞与鬐。
春来春去渐看长,细浪摇囱吹日时
怜渠本非蛟龙匹,断无云雨飞腾思。
长年共作池中物中夜相对相离
其中有蠡始谁投,鱼鬣蟒首仍蛇皮
同游一池一水,反以鱼作肥身资。
为鱼之害甚于獭,满池鱼族无遗
一鲤虽在终柰何,嗟尔龙种孤危
我欲为之去此㬥,念在胸中愁在眉。
叉之不可不能,恨不学渔为渔师
闻君新得大鱼罾,可以横截长江涯。
邀君仍请诸少年,抱网归来不迟
大张池中罨以采,始从日出至日移。
蠡之为物异诸鱼,性善伏藏便淤泥
泥深藻乱不知处,所捕而得惟鱼儿
噞喁瀺灂不须言,鳞鬣损伤离披
鱼儿鱼儿,始因相爱相欺
衰翁纵馋那忍鲙,网出旋即涟漪
傍观举有染指心,孟简卢仝今复谁。
人皆嘲我老而痴,妻孥为我嗟咨
仰天大笑深池短歌遥和苏仙(苏有放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