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闭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闭户
第 3 句因包含“乘兴,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兴
第 7 句因包含“广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文
第 8 句因包含“尺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尺素
第 13 句因包含“洞天,三十,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洞天三十六
第 20 句因包含“天,披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雾
第 26 句因包含“锦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囊
第 31、32 句因包含“韩愈,文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韩愈文章
第 36 句因包含“金声,掷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声掷地
第 37 句因包含“能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诗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搔背,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搔背
第 45 句因包含“袖里青蛇,飞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袖里青蛇
第 49 句因包含“南州,高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州高士
第 50 句因包含“徐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徐庾
第 55 句因包含“文字,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字饮
第 3 句因包含“乘兴,寻”,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兴
第 7 句因包含“广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广文
第 8 句因包含“尺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尺素
第 13 句因包含“洞天,三十,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洞天三十六
第 20 句因包含“天,披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雾
第 26 句因包含“锦囊”,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锦囊
第 31、32 句因包含“韩愈,文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韩愈文章
第 36 句因包含“金声,掷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声掷地
第 37 句因包含“能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诗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
第 39 句因包含“麻姑搔背,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麻姑搔背
第 45 句因包含“袖里青蛇,飞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袖里青蛇
第 49 句因包含“南州,高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州高士
第 50 句因包含“徐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徐庾
第 55 句因包含“文字,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文字饮
天启元年春三月初七日。自鹿峰还栖。颓卧蒲团。午睡初醒。忽村童袖传孙季进在汶州相邀之书。惊喜促驾驰到。梅南,季进与茂伯,新之。已向小有亭矣。遂追往琴滩。则李士厚,蔡明甫,吕敬伯,郭汝叔,郭兴伯,李子静,蔡汝干,徐敬哉。亦皆来会。主人盛备酒馔以娱宾。一堂皆亲知也。喜心翻倒。未暇通名。径自排户而入。宾主欢迎。携手上堂。江山花木。尽是诗酒之兴。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为韵。分得雨字三十三句 明 · 李燉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壶峰先生文集卷之二
一慵缚两脚,闭户了昏暮。
昨晚偶乘兴,暂试寻山屦。
归来卧孤村,寂寞谁与晤。
忽惊广文老先生,汶上相邀寄尺素。
木枕蒲团午睡馀,大岭促鞭羸骖度。
梅南村里不见君,追君直过琴滩渡。
清虚三十六洞天,小亭高会皆亲故。
心翻意倒足自趋,未暇通名径排户。
群贤政怀跫然音,满堂黄色各眉宇。
一笑相携倚天囱,披雾清谈交玉麈。
汀洲芳草节已阑,帘外落花纷红雨。
坐撒风光供几席,江山与我谁宾主。
青春佳兴自跌宕,锦囊清债良优裕。
遂取唐诗二六字,分与十二人题句。
翰林(指茂伯)仙笔驱造化,影可捉兮风可捕。
评事(指新之)文章苦捷敏,遒语亦足惊韩愈。
马陵道中白书手(指季进),又入骚坛发万弩。
陇西公子(指士厚)动惊俗,掷地金声矜独步。
能诗长吉(指子静)将进酒,玉脂乱泣烹龙釜。
麻姑搔背旧仙侣(指吉仲),饤盘好擘金麟脯。
小难(指明甫)诗不数苏州,工篆馀风传父祖。
梦吟四句字子华(指汝干),恨不移家酒中住。
袖里青蛇何许客(指敬伯),浪吟飞过春江浦。
汾阳耳孙(指汝叔兴伯)两俊髦,健笔直欲凌鹦鹉。
南州高士(指敬哉)最年少,一时诗体称徐庾。
嗟余伎穷如老伶,短袖安能随善舞。
旁观非欲拟巧匠,外重惟应内已惧。
幸忝诸公文字饮,免使退之嘲蚊聚。
开怀旷达共觞咏,触目绝胜难名数。
只恨腰笏无易于,俗尘曾浼青松树。
且可高吟置此事,眼前一醉良先务。
今朝得意不尽叹,明日相思无柰苦。
为君聊复一伸之,白沙翠竹江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