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曰:「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曰:『以备损坏。』居士曰:『吾手或先砚坏。』曰:『真手不坏。』居士曰:『真砚不损。』绍圣三年十月腊日,眉山东坡轼。」(后有跋云:「右东坡居士作,文集不载。真迹在项子京家,陈继儒持观。)
坡公昔歌龙尾砚,视砚与身无贵贱。
晚谪惠州眼更空,物外之物焉肯羡。
惠州诗中嗟岁暮,六十一年若飞电。
非人磨墨墨磨人,寓物聊可观物变。
购砚之请果为谁,想借其人示无恋。
手两用一砚有三,世间万事阅已遍。
即此足知定心定,岂复更借转语转。
真手不坏砚不损,此有妙理非游衍。
数语难罄舌澜翻,尺幅宁誇文藻擅。
当其落笔不留意,而况端溪石一片。
墨光点𪑮拂蛛丝,古色苍茫生素绢。
摩挲绍圣三年字,飞动长髯尚如见。
眉山之卷眉公题,千古文章相后先。
径须同读食芋说,且莫汎览罗文传
⑴ 是年坡居惠州,除夜前两日有《记食芋说》,又有岁暮和陶诗云「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