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云:「庐陵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画褊浅,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集作「滁守王君诏」)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未,眉山苏轼书。」乾隆癸未七月,同钝夫、蕴山赋。
醉翁在颍如在滁,长共颍水清而姝(苏诗「只有颍水清而姝」。)
谁继高咏来西湖,有老门生太守苏。
爱翁尚及屋上乌,聚星诗令尤堪娱。
四十三年一梦耳,廿四桥月安可呼
坡公醉后兴更殊,乐哉当日滁所无。
雪深蛟龙夜半吼,泼墨快泻千明珠。
滁人之意不可虚,醉翁所刻谁敢摹。
纸长字大意飞动,想浮大白倾百壶。
得意江山天一隅,泉声鸟语犹当初。
重携片石拂苔藓,又见老守苍髯须。
颍人思翁更何如,十里洲尾开芙蕖
欧阳不来苏又去(明年二月,东坡移知扬州。),刻石自表孤亭孤。
君不见刘君王守皆好事,展玩况到子与吾。
泠泠晚风吹竹梧,为君急索邻家沽。
⑴ 庆历八年至元祐六年相去四十三年,欧公在颍有「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之句。
⑵ 秦少游诗「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