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园昔曾集南州,四杰不独诗家流。
金石遗文谱竹帛,玺口学士谁与俦。
史家载笔吴及柳,吴实于柳推前修。
深袅深源浦江汇,结庐梦到东海洲。
诗书春秋并有说,折衷微旨尚可求。
于啖于陆必一贯,讵肯服杜操戈矛。
我补三家立学志,窃从服义先阐幽。
挑镫渴忆四百载,金华洞天石乳留。
琅然天风响破纸,一片堕我窗几头。
寸缄二丈拜稽首,五字千里神相投。
上庠钟镛缅俎豆,璧池芹茆驰鲁邹。
中援魏碑到周鼓,邯郸梁鹄孰劣优。
或因漆书溯科斗,一字三字辨有由⑴。
昔从皇庆考延祐,西江八赋笔势遒⑵。
临川秋夜梦周孔,此意旷望同千秋。
重来南州订经义,临川遗籍冀或搜。
浙东津逮况不远,吴家俊士来同舟。
章江日日共怀古,谢生夏子递唱酬。
吴君要我写家传,东阳它日镌银钩。
我因吴虞识吴柳,何必紫气誇斗牛。
⑴ 渊颖尝得汉石经六纸,定为一字经,可破从来诸说之误。
⑵ 予见延祐甲寅吴草庐典江西乡试所取《太学石鼓赋》八首原迹卷,尝作歌题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