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鸟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鸟迹
第 12 句因包含“飞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仙
第 13 句因包含“秦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碑
第 20 句因包含“垂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裳
第 21 句因包含“右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右军
第 44 句因包含“沧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浪
第 12 句因包含“飞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飞仙
第 13 句因包含“秦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秦碑
第 20 句因包含“垂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垂裳
第 21 句因包含“右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右军
第 44 句因包含“沧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浪
书怡亭篆铭拓本后(李阳冰篆,𨛬虬铭,李莒八分书。)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集外诗卷第十一
篆铭武昌小岛石,势随岛石洼复圆。
有若籀鼓石,丰杀亦宛籀鼓然。
传闻空中鬼神泣,落笔甫在前二年(宝应二年,阳冰篆「鄂州」二字,时鬼神泣空中,事见王象之《碑目》。)。
阳冰剧迹事盖少,昔人称并庶子泉。
滁阳之铭今不见,此石水浸又罕传。
奇哉二十有二字,所谓鸟迹来飞仙。
秦碑许说皆小篆,阳冰刊定诸儒笺。
增修附益广篆义,臆说终受徐家镌。
中兴冠古在笔力,元气蓄泄生回旋。
通变不倦乃神化,垂裳义本书契宣。
右军楷亦篆法出,似攲反正断却连。
从古人文与世运,质文巧拙递变迁。
流行曲折非假借,崇效云物卑山川。
此篆时时出新意,虽有纠绕无连绵。
裴𨛬并用示通贯,源流祖述当谁诠。
字书铭刻不同例,五一六体流相沿。
八柧半竹势屈曲,垂露兼借针锋悬。
首尾蜿蜒自起伏,山谷故说蛟龙缠。
晴川洲水荡星日,目眩椎拓无由缘。
欧阳有跋赵无跋,往秋伫望鄂渚边。
李家八分又有莒,未知潮也当谁贤。
何事岳麓访岣嵝,水潦且问沧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