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调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调燮
第 13 句因包含“金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波
第 17 句因包含“杞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杞忧
第 24 句因包含“蛙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蛙黾
第 25 句因包含“鲰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鲰生
第 25 句因包含“株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株守
第 13 句因包含“金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波
第 17 句因包含“杞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杞忧
第 24 句因包含“蛙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蛙黾
第 25 句因包含“鲰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鲰生
第 25 句因包含“株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株守
十一月十二日月夜过泖 清 · 万光泰
出处:南村草堂集(乙巳至乙卯)
三泖通三江,浩渺载郡牒。
长风驾洪涛,四望天水接。
向来征行子,每过心胆怯。
旱潦赖灌输,两旸实调燮。
穷冬迫水役,巨浸占夜涉。
斜阳背村廛,月出逐渔艓。
金波千顷净,玉案一洲帖。
微闻暗潮生,偃荻动枯叶。
杞忧忽兴叹,辽患蔽目睫。
念兹旧渚沙,半饷新田馌。
渔人失世利,耕父增永业。
宁知秋水生,蛙黾惊灶妾。
鲰生局株守,官办付沈拾。
谁为浚疏功,远比泾与邺。
凌风徐叩舷,不断往来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