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五而至治,监成宪于祖宗。
周六典之建立,虞百揆之奋庸。
官余在于相国,所好观者汉事。
要相职之克尽,𥇕(一作晢)故实之是考。
大汉流其恺悌,我家有此制度。
承前古而作法,贻后昆而垂典。
缤张律与叔礼,盖规摹之宏远。
公孤职于匪才,责有重于辅弼。
据萧曹之旧任,仰文景之洪业。
寅亮诚于夙夜,所藉手其何地。
昔余闻夫周官,先学古而议事。
惟金瓯之协赞,䙌玉条之遵守。
皇家重于择相,读书人而须用。
登章奏而暇日,潭府閒而阅乘。
谟非乏于文武,典亦存于关和。
煌文物而可述,自有法于汉家。
承六七之有作,垂亿万而无敝。
明良契而讲定,实莫盛于百世。
时一王之大猷,政今日之为规。
黄扉靓而按古,乃遂焉而观之。
常在目而究玩,不释手而温绎。
惟相业之做为,庶无愆于监昔。
丌汉乘而上下,憬弱翁之徽美。
殚臣职于裨补,赞王化于雍熙。
后端拱而仰成,穆皇风于寰区。
自汉兴而论相,寔伊人其为最。
既无懈于在公,亦有得于考古。
际励精而图治,思竭诚而佐理。
遵旧规而不颇,夹新化而无象。
台千载而缀辞,尚前良而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