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读养生论。题一绝句云。尝闻思虑损精神。惟有清虚可养身。安得是心如古井。湛然无浪亦无尘。先生方和其韵。而亟称其语意之翛然出尘野淳之意。窃以为学而不思则罔。孔圣之训也。不思则不得。孟氏之言也。若绝去思虑。兀然内观。则已非吾儒全体大用底法门。而终归于枯槁窈冥之弊。彼思虑损精清虚养神(一作身)之句。恐似偏于主静。微近禅机。而先生之称许如彼何也。今而会得其果有说矣。先生静存斋箴。有曰皇降吾衷。本真而静。云胡末渝。斲丧其性。外物胶扰。日以心竞。又曰其本伊何。主静为则。又曰外无妄接。肃如军垒。内无妄念。湛如止水。呜呼。世人之汩荡其天者。皆出于心失主宰之病也。颠冥不止。尘秽满腔。不知湛然清虚之为何物者何限。而彼乃超然味众人之所不味。欲养其身而先养其心。夫吾学与养生。其道虽不同。而其治心一也。苟使外无妄接。内无妄念。实如斋箴所云。则何患乎近于禅机。至若思虑之损了精神者。非块然死法之谓。特去其胡思妄想者耳。先生尝论人心气之患云不须更加许多彊探索许多閒安排。只宽著意思。游泳其间。虚閒恬愉以自养。如朱子调息箴之为者。且以陈南塘夜寐箴所谓方寸湛然凝神息虑之语观之。彼人养身之方。实为清心省事之一道。而自不须为病。独未知其入头下手。果能如吾家准绳。然想像胸次。其已绝去世俗纷扰之患。而几到得虚井之不浪不尘。则先生称许。实觑得其情而为其可与论卫形养生之妙者也。至是而野淳之疑。顿然释去。遂略以其意设为问答以自解。又续有自述二绝。并识岁暮之感云。
耽静犹偏独养神,恐渠枯燥法王身。
若嫌思虑真精损,绝句诗烦亦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