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南踪初乡。长少三十馀人。以书陈陈孝妇,吴孝子,金烈妇之行。请旌美。听闻甚嘉。余即枚报藩臬矣。藩臬以多举。奏陈一人。馀并不得请。惜哉。夫吴以髫稚之齿。能卫母捍贼。卒全其亲。身当贼刃。殊而不死。岂非至孝所感邪。闻其年今既七帙。尚无恙。居家制行。有足为法者。尤可敬已。金君士仰为歌诗一章。属余继其声。而憔悴之踪。神思枯落。无以张大其事。为南国之光。须恕览也。诗曰。
金刚崛嵂干苍穹,秀色倒景南溟中。
瀛洲挺其南,方丈翼其东。
神光扶舆气清淑,其间往往产英特,或钟懿行扶民则。
我昔南蹑海上凫,邦人挟牍盈庭呼。
卓卓奇迹耸人听,斗光其名其姓吴。
黑夜咆哮绿林客,邻舍惊怖争伏匿。
凶锋森列向天只,性命惨憺在顷刻。
啼呼捍蔽欲身殉,是时吴郎始髫龀。
天伦但知母子重,目中固已无白刃。
如令母氏躯得全,儿身岂惜剸其肩。
良知爱亲诚出天,天翁有知天应怜。
大笔揄扬报棠阴,要新棹楔光湖浔。
天门奏上终见漏,一方父老伤至今。
惟忠与孝民秉彝,所在致死谁不知。
不免计较些利害,树立轰轰世所稀,矧今末俗渐浇漓。
驱蚊扇枕犹常事,雪笋冰鲤是平地。
临危殉亲乃真孝,如君大节无人跂。
芳名史堪书青竹,美行可续三纲录。
何人跪陈孝理下,宠奖褒旌照耳目。
东溪樵叟庸作歌,劝我拙语相和哦。
一杯聊酬山海英,击节高吟增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