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家徒,四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家徒四壁
第 26 句因包含“蒲鞭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蒲鞭
第 29 句因包含“移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移文
第 33 句因包含“严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家
第 33 句因包含“严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光
第 26 句因包含“蒲鞭施”,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蒲鞭
第 29 句因包含“移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移文
第 33 句因包含“严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家
第 33 句因包含“严君”,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严光
题野翁传后 明 · 金友伋
出处: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杞泉持送野翁传,令我作诗以为跋。
杞泉文字善形容,为此传也颇详密。
虽然未能尽首尾,乃于其间多阙失。
此翁古貌又古心,隐若孤熊在岩穴。
弊鞍羸马喜出游,数月未尝头一栉。
家徒四壁贫入骨,胸中所守不可夺。
有女当醮室家忧,设需只许雄鸡一。
上舍同年李罗州,拟将俸馀补贫竭。
百请不去若将浼,末路但修一谢札。
谓言砺石何所产,愿得一片付薪卒。
海内名官皆拍手,争笑罗公疏计活。
郡将之任人苦避,公独不厌幡然出。
时有一吏力难制,乃以蒲鞭施其罚。
调兵运粮皆得宜,有才无命人皆曰。
元帅移文亲领军,岭路时当政风雪。
裂肤堕指势将死,身无完衣足无袜。
吾家严君寡相合,独于斯人心内结。
不忍见此一寒骨,手脱毛冠救凛慄。
倘非情义两相许,立枯何能受此物。
呜呼野翁真可人,一言一行俱可列。
生逢浊世独耿介,竞作鲍生河上没。
团团桂树野水边,往事流传今几日。
作诗酹公公不来,仰视苍天空叹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