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樊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樊川
第 4 句因包含“樊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樊川
第 5 句因包含“薇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薇垣
第 15 句因包含“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紫
第 17 句因包含“无何,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无何有
第 19 句因包含“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发冲冠
第 19 句因包含“冲冠,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冲冠发
第 21 句因包含“牵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牵裾
第 22 句因包含“危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危言
第 23 句因包含“露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露布
第 25 句因包含“萋斐,贝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贝锦
第 30 句因包含“宣室,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召
第 32 句因包含“埋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埋玉
第 33 句因包含“鸾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鸾胶
第 33 句因包含“断弦,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断弦续
第 35 句因包含“立仗,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立仗马
第 4 句因包含“樊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樊川
第 5 句因包含“薇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薇垣
第 15 句因包含“青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青紫
第 17 句因包含“无何,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无何有
第 19 句因包含“发,冲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发冲冠
第 19 句因包含“冲冠,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冲冠发
第 21 句因包含“牵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牵裾
第 22 句因包含“危言”,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危言
第 23 句因包含“露布”,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露布
第 25 句因包含“萋斐,贝锦”,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贝锦
第 30 句因包含“宣室,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宣室召
第 32 句因包含“埋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埋玉
第 33 句因包含“鸾胶”,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鸾胶
第 33 句因包含“断弦,续”,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断弦续
第 35 句因包含“立仗,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立仗马
代杜牧哀李甘诗 明 · 金友伋
押纸韵 出处:秋潭先生文集卷之二
招君以汉臣赋鵩之句,酌君以楚累怀沙之水。
为问英灵知不知,我乃樊川旧知己。
薇垣同受御史恩,马是青骢冠是豸。
脆弱吾无谏争姿,戆直君似朱槐里。
刚肠怯胆纵不同,嫉恶何曾有彼此。
是时千官云片缕,不料权奸朝夕起。
潜身转上何人斯,开闭天关从此始。
盈城冠盖几青紫,总是要津浮薄子。
无何一夕有喧喧,争道元戎为膴仕。
公时守閤发冲冠,自说腰间有金矢。
牵裾裂麻任所为,傥论危言谁敢比。
清晨露布果在他,昨之传言归妄耳。
萋斐终见贝锦成,嗟尔中情荃不揆。
严程遥指鬼门关,瘴雨炎风何处是。
青云翻覆理固然,宣室召还期在迩。
如何从作未归魂,埋玉荒烟衰草里。
鸾胶无复续断弦,万事人间嗟已矣。
伊吾不过立仗马,再列清班承圣旨。
怜君郁郁不得意,千里殊方含恨死。
论章犹未雪幽冤,他日泉台无面视。
翻恩伸雪不待吾,留得清名照青史。
时来浪吟感怀诗,哭向南天哀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