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射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射天
第 7 句因包含“三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韩
第 15 句因包含“师,熊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熊罴
第 27 句因包含“孙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孙吴
第 31 句因包含“三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捷
第 39 句因包含“赤舄”,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舄
第 40 句因包含“攀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攀辕
军门西归耆老军民歌谣 明末清初 · 李庆全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石楼遗稿文集卷之一
王师事完东征维万历廿六年戊戌丈人名高北斗。乃再造千里之箕封。有非常之才。而建非常之勋。任天下之责者。系天下之望。念通天剧贼。据负海偏区礼义伦纪不修声教莫及。戈枪刀剑之是事杀戮为能。常怀啮草之螫心。不量拒辙之狼臂。千言皆胁以犯上。可忍闻乎。百折不变朝宗惟有死耳。腥膻满目莽莽豺虎之场。庙社为墟。岌岌龙蛇之岁。谁因谁极。只恃圣明天王曲庇曲全奚啻慈爱父母一怒赫而三都收复。馀贼屯而二南㳽漫。痛兽心不悛。尚楚氛之愈恶。羁縻册封使。迟数年之军机乌鹊桥龙城。失一朝天险。声敢缓于疾痛。救须急于溺焚。帝若曰朝鲜有同一家上国。谁能体予宵旰。获收九伐奇功飞腾诸将之争先节制一人总督。惟简在上。难慎可否必得其人。汝往视师。赏罚号令。以既厥事。恭惟老爷河岳间气文武全才朝廷大司马之尊。位望无出其右纶綍天子之命。奉扬克殚乃心雅量足以有容真儒素称无敌轻裘缓带临阵气像长闲苦节精忠照镜须鬓尽换。淮西裴晋公而贼寒胆江左管夷吾而人无忧登坛祭旗天地为之感动出师誓众神鬼听其指挥怒气直冲扶桑威声已振于破竹沧溟万艘之齐进。陆路三方之分攻。西生,岛山之耀兵。固进退缓急有法南海,露梁之献捷。果迅扫廓清非难鹤唳八公之疑。蜂屯四郊之垒。雷霆轰薄于白日氛翳霁豁于青丘。扼其东扼其西南无非运筹画于帷幄之里。不动心不动声色自然勋业笑谈之间。存抗捏于垂亡。识毫毛之皆赐。民等蝼蚁微喘。涂炭馀生。凿井耕田知帝力何有按堵奠枕感皇恩之难酬。雄词歌颂揄扬寸诚箪食菲薄垂髫戴白。满车下三年喜气欢声。拥辕门一夕。幸须臾之无死。睹威仪有期。涵厚泽于浃肌。赞丰碑于在口。华山汉水。怅飞鸿之莫追。细柳甘棠。慕高风不尽。谨拜手稽首献词曰。
蠢玆涅齿,为蛇为豕,穴我南鄙
肆凶逞毒七年荐食射天以矢。
三韩荡拆,万姓鱼肉千里赤地
皇恩罔极生死肉骨前后终始
命之征之,十万其师,熊罴虎兕
文臣武臣赳赳彬彬冠盖华至。
咸统于公,各奏乃功,公为元帅
十省六镇风行雷振,釐止率止。
折冲樽俎从容军旅孙吴皮里。
摧朽拉,陆詟水慄游魂尽褫。
日奏三捷疆场克复,孰主张是。
东民爱戴,繄公是赖,如怙如恃。
公无遽归,无使我悲,赤舄几几
攀辕有泪,行李如水奉敕干事
名留海岳,恩入草木德声未已
我讴且祝,既寿既福,而昌而炽
丹青髣髴中国而阁,景仰千祀
形容盛绩辉映竹帛,归之太史
明廷大拜虚位以待,媚于天子
求古无俦,若比于周,召公是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