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祝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祝融
金新溪(在重)金刚 其二 清 · 李恒老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华西先生文集卷之二
温温槐下友,恻怛胸襟
小试仁民手,长悬恋阙心。
宁垂清灞泪,兴慕祝融吟。
愧未奋双翼龙渊旧字九龙渊洞口。仆初行时正字再行时刻主敬集义四字。儿埈刻中字正字下面。)
按:山名金刚金刚二字本出佛经所谓释王峰,地狱门,毗卢峰,众香城之类。皆用其语。所谓永郎,南石,卢春,祖师之属。荒唐不可诘。天荒绝险之中。邃古风俗之陋。槩可知也。噫。崇儒辟佛自我朝始严。至于崇陵毁撤佛舍。搆成学宫。榜曰丕阐,辟入,一两。盖明示不塞不流之义于天下万世也。栗谷先生游此山也。觑破佛学之误。的见儒道之真。吾儒取舍之判。于此定矣。尤庵先生于万瀑。刻朱子诗两联。(物外如今跌宕人间何处啾喧青云白石聊同趣。霁月光风别传。)九龙朱子八言。(怒瀑中泻。使人眩转。)后人刻朱宋壁立四大字于灵源洞口。此虽匹似闲事。一呼一琢之间。亦足以消息显晦一端。而其所由来者远矣。恒老窃有所感。取朱子中主集义四字。刻于九龙洞口。寓意甚微。知罪则深矣。今下游此山。实翁所授。尤翁所受家渊源也。题品吟哦之间。必有所感慕兴起不能自已者矣。昔韩昌黎浮屠也。不用浮屠说。专用儒家文字是非扶抑。尚矣勿说。亦可谓真知文章转换之妙矣。若有右袒彼说者曰。之人也性不怕真胡。故佛不与福。以若文章。屡致渡灞之厄云尔。则将何以解答也。朱夫子盖尝曰万事一直下。题名之石。刻此一句未知如何金刚之胜。已名天下前人之作。充栋汗牛。览者各自得之不敢复赘云。崇祯四己未初夏望华西樵夫李恒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