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赋(己未) 清 · 蔡之洪
昔屈原作离骚。举天下之草木而取舍之。以寓春秋褒贬之意。今观其辞。嘉卉美木。尚多有见漏者。不独梅花一树而已。玆敢采摭平日闻见之所及者。作为此赋。盖亦窃取屈子作经之馀旨。而时之所处有不同者。故不敢张皇以已事。或不为僭亵之归也耶。孔子曰。多识乎草木之名。此亦初学之所不可废者。斯作也虽甚陋拙。庶有助于博物之工云尔。
间余手探乎月窟兮,浑物类而冥观。
纷二气之化化兮,亦一理之无间。
林葱芽甲之芸芸职职兮,各成形之不侔。
体固有大小强弱之异兮,发亦有香色臭味之殊。
禀一定而不移兮,夫孰非其本然。
循厥性而品节兮,悟裁相之由人。
梗楠豫章之瑰伟而森蔚兮,合栋梁与榱桷。
桑麻苧葛之丛苞而蕃茂兮,备缯帛与絺绤。
桐柒材中于琴瑟兮,藤谷用代于简策。
梓材著于周书兮,伐檀咏于魏风。
盘根可别其利器兮,连抱不弃于良工。
曲为轮而直为矢兮,刳为舟而剡为楫。
屈之而作杯棬兮,叩之而节音乐。
枯朽者为薪爨兮,翘天者为刍牧。
无一微之或遗兮,随所用而各适。
惟淇园之菉猗兮,与栗里之精英。
邻君子之有斐兮,媲逸士之高风。
松千岁而方偃兮,桧九泉而无曲。
凌霜雪而不变兮,韪后凋之贞节。
荷香传于十里兮,在淤泥而无污。
桂树生于山中兮,结幽期于岁暮。
彼桃李之媚春兮,余惟恶其婵妍。
最西湖之仙客兮,雪其肤而冰魂。
虽晚遇其何伤兮,冠群英而驰芬。
春兰异于秋兰兮,古蕙别于今蕙。
芳菲菲而袭人兮,何一般之意趣。
花王见知于则天兮,徒富贵焉是取。
芍药始盛于维阳兮,与鼠姑本同而末异。
金灯可取而读书兮,芭蕉最效于行墨。
牵牛难以服箱兮,金钱贵于铜锡。
瑞香沉水而薰笼兮,郑花借矾而成色。
蔷薇陈戒于荐枕兮,茱萸传异于系臂。
连理有夫妇之情兮,常棣有兄弟之义。
晦书杉于传注兮,杜讳棠于诗句。
高人骋怀于茉莉兮,忠臣洒涕于红豆。
哀杜宇之染血兮,哭年年于冬青。
菱出水而背日兮,葵卫足而倾阳。
固智愚之相反兮,何顺逆之不同。
草何为而忘忧兮,木何为乎合欢。
杞何久而为狗兮,枫何老而为人。
气固有此相感兮,变化故而不一。
宫掖邃而椒涂兮,衮服华而藻饰。
配绮丽于琼瑶兮,埒文章于黼黻。
木槿不保于朝夕兮,冥棂不纪其岁年。
谅脩短之有定兮,果孰悲而孰欣。
山茶艳于雪中兮,决明鲜于秋后。
邹圣垂训于养槚兮,陶令寄意于种柳。
紫荆特书于小学兮,黄杨移植于鄠官。
木绵贵于斑枝兮,踯躅爱其映山。
远志小草之入贵出贱兮,女萝兔丝之异名同根。
杨藤水仙之一朵二色兮,野蔷檐葍之六出四出。
缤轮囷而虬蟠兮,竞绮离而丽郁。
或耳名于花史兮,或鼻观于林皋。
申娱玩之无已兮,策果下而逍遥。
含桃之发面红兮,叔孙始荐于宗祧。
来禽之集众鸟兮,逸少所嗜于平生。
杨果非稽山之族兮,木瓜传宣城之种。
蔗一嚼而千金兮,榧为仇于三彭。
马乳水晶移来于西域兮,橙糖荔枝独称于南国。
虬卵传法于三咽兮,牛心擅誉于七绝。
安石之榴为三尸之酒兮,董仙之杏售一器之粟。
鸭脚腾价于帝苑兮,鸡头并美于骊珠。
木奴收千匹之帛兮,陆吉敌千户之侯。
蒟有似乎覆盆兮,梬亦称以羊矢。
胡桃桃实而核美兮,海松松身而子异。
一损百益者枣兮,百损一益者梨。
山则狝桃蘡薁梖榛奈楂之属兮,苓蕺芎归蔘朮之类。
菜则菰茄堇芋苣蓿匏菁之美兮,姜芥葱䔉薤韭之香。
悦口而润肠兮,与菽粟而齐功。
蘋蘩合于豆实兮,郁鬯交于神明。
槟斥暑而醺颊兮,薏胜瘴而轻身。
蓍千岁而藏龟兮,蒲九节而引年。
模楷效灵于圣庙兮,蓂荚呈瑞于帝庭。
伊金光与四照兮,暨石楠与女贞。
珊瑚琳琅之珍兮,枇杷棕櫖之异烂。
灵烨而杂错兮,羌不可以殚记。
葩经所不能尽载兮,农师亦有所阙遗。
花好者未必有佳实兮,实佳者未必有材美。
有花而有实者莲梅桃李兮,宜实而宜材者维栗杏榧。
形形色色各属于五行兮,一太极之咸备。
自其同者而观之兮,统乾元之资始。
自其异者而观之兮,千千万万之不类。
弥乎六合之广而为用兮,藏乎一尘之微而为体。
大化坱圠而不穷兮,一气樛流而无滞。
孰主张而纲维兮,恍物物之雕锼。
精粗贵贱之自在兮,纷可好而可恶。
反以观夫吾人兮,亦有正而有邪。
览察草木其有得兮,何殊类而同科。
昔三闾之著经兮,续春秋之遗旨。
斥萧艾而不服兮,集杜蘅与芳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芬至今犹未已。
余蓬蔂于四方兮,哀圣路之荒塞。
制芰荷而为衣兮,葺辛夷而为屋。
托鹪栖于枳林兮,断蚁梦于槐国。
和遗曲于咏芝兮,挹清风于采蕨。
凤欲集而无珍木兮,鸒斯翱翔乎蒿下。
隐藑茅于深谷兮,蔽荆棘于崇阿。
固宜樗栎之见弃兮,敢恨藜藿之不充。
徒有志于献芹兮,本无心于食萍。
蒹葭忽已带霜兮,有谁传其馨香。
蹑馀薰于离骚兮,追绝笔于麟经。
不以物而观物兮,指非人而喻人。
世幽昧而莫吾知兮,将以俟夫后来之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