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潜心而澄观,验至理于原泉。
涵云影于镜池,拭宝光于珠渊。
闻程门之喻盆,仰指诲之多术。
湛虚静以弗污,认寓感于观物。
自洙泗之云远,绝川上之微言。
幸伊洛之导派,接盆江之渊源。
人工极于夺天,道妙阐于持敬。
澄查滓于本源,收点翳于明镜。
学已进于观澜,戒犹存于盘水。
萃群英以渐摩,几灵钥之抽秘。
迨函丈之静暇,俨缁帷之高启。
挹弄月之馀趣,谈浴沂之春风。
理无隐而弗格,物有感而斯通。
瞻前盆之有贮,绝纤芥而波净。
莹玉壶之澄澈,蔼冰鉴之凝映。
聊深省于触物,揭玄训而昭指。
将虚明之水面,较清静之心地。
葆灵觉之本体,涵万象以自照。
群籁收于静界,半亩澄于方沼。
彼十分之至洁,宁一物之可著。
心苟挠则弗定,水乍动而旋浊。
物固有此相类,斯与彼其何异。
嗟道体之无穷,必即物而后喻。
溯先哲之遐轨,究绪论于取譬。
浩江边之春水,净天心之明月。
胥仍物以明道,发真诠于心诀。
伊夫子之指教,亦盆水之有说。
假盈科之止水,比灵台之活泼。
符对床之眇论,合铭盂之炯戒。
矧澄心而默体,寔圣学之要旨。
说太极于春陵,定仁义而主静。
书定性于伯子,语动静之皆定。
参玆训以并揭,洞万古而昭莹。
台生晚而地偏,独伥伥其迷涂。
爱古井之不波,慨丈浑于尘污。
历前志以求师,羡游杨之同世。
愿静专而内脩,仰哲诲以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