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白雪”,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雪
第 14 句因包含“乘桴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桴
第 16 句因包含“三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清
第 23 句因包含“星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星河
第 28 句因包含“沧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洲
第 14 句因包含“乘桴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桴
第 16 句因包含“三清”,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三清
第 23 句因包含“星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星河
第 28 句因包含“沧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沧洲
鹤湖作 清 · 宋奎濂
押尤韵 出处:霁月堂先生集卷之二
湖在大海西边。隔一平原。有小溪自南流入。汇畜成形。东西可二三里。南北四五里。自东北通于海水。以鹤名者。其来盖久。以其人烟夐绝。地势明迥。宜于羽客之蹁跹也。平原或低或高。高处为冈。摆立湖之东畔。形如列屏。青草被之。旧无名。余创命之曰翠屏冈者。即其实形也。湖之西偏。白沙平铺。延袤十里。至湖畔窿起作峰。直临湖水盘陀。可坐百馀人。十里之间。不生一章。如雪色耀日。莹夺人目。沙随风流转。故峰亦屡变其形。旧名沙峰。余改之曰白雪峰者。取其似也。峰之南十步许。有一孤阜。高可数三丈。土亦皆沙而瑶卉环生。突兀端圆。形体甚奇。尤近于湖。唾可落水。其上平衍。可坐四五十人。苍松数十株葱郁垂阴。中有数楹故础。近世潜谷金相国为府伯时构小亭而今毁。松即相国所种。古有元帅登览。故名元帅台而姓名不传。余仍而不改者。重其人不欲没也。湖心稍南有小岛。其形端秀可爱。视台稍长。高则如之。覆以碧松琪草。翠色可掬。望之如螺点水上。松则疑是台松一时所植。旧名鹊岛。盖取其形也。余改之曰碧螺岛者。以其浮在水面也。此其湖之局内大略。而局外四方则自北尽东。大海黏天。而平冈近麓。罗络环抱。遮护内局。故自湖望海。不得见焉。自南尽西。黄龙一山耸拔雄峙。不远不近。千峰万岫竞秀争奇。凡湖之妆中饰外。蕴籍明媚者。皆从此山而泄气分精。特施奇巧者也。余自少稔闻形胜。每欲一观而无由矣。今幸于簿领之暇。得与六七冠童。恣意穷探。又以轻帆短楫。乘夜泛月。随风去来。兴阑而罢。虽谓之偿尽宿债可也。只恨诗思短涩。不能形容其万一耳。
晴湖碧万顷,近接沧海流。
明沙耀白雪,锦浪翻绿油。
清宵一樽酒,好泛沙棠舟。
轻飙任疾徐,短棹随去留。
波心漾月轮,镜面飞玉钩。
天公也解事,饷我光景优。
平生芥滞胸,快若乘桴浮。
宁知簿领馀,办此三清游。
元帅去已久,往迹云悠悠。
空馀相国松,郁郁妆琼丘。
俛仰今古事,悄悄生远愁。
星河耿明灭,灏气袭两眸。
飘飘欲羽化,顿觉尘虑收。
三更始解帆,归兴盈沧洲。
依依不尽思,步步空回头。
丁宁后期在,桂月明中秋。
慇勤问白鸥,此意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