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汗血,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汗血马
第 4 句因包含“逸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逸足
第 6 句因包含“学,樊迟,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学樊迟稼
第 7 句因包含“鲍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鲍谢
第 8 句因包含“游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游夏
第 10 句因包含“王佐,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佐才
第 13 句因包含“连城,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城价
第 14 句因包含“良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良乐
第 15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16 句因包含“名登,雁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名登雁塔
第 19 句因包含“董狐,直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董狐直笔
第 23 句因包含“啖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啖蔗
第 31、32 句因包含“良玉,猛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良玉猛火
第 40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40 句因包含“珠,咳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咳唾
第 42 句因包含“塞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塞翁
第 44 句因包含“款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款段
第 52 句因包含“顾甑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甑破
第 53 句因包含“蚁旋,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蚁旋磨
第 58 句因包含“望云,亲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亲舍云
第 4 句因包含“逸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逸足
第 6 句因包含“学,樊迟,稼”,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学樊迟稼
第 7 句因包含“鲍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鲍谢
第 8 句因包含“游夏”,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游夏
第 10 句因包含“王佐,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佐才
第 13 句因包含“连城,价”,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城价
第 14 句因包含“良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良乐
第 15 句因包含“金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门
第 16 句因包含“名登,雁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名登雁塔
第 19 句因包含“董狐,直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董狐直笔
第 23 句因包含“啖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啖蔗
第 31、32 句因包含“良玉,猛火”,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良玉猛火
第 40 句因包含“珠玉”,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玉
第 40 句因包含“珠,咳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咳唾
第 42 句因包含“塞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塞翁
第 44 句因包含“款段”,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款段
第 52 句因包含“顾甑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甑破
第 53 句因包含“蚁旋,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蚁旋磨
第 58 句因包含“望云,亲舍”,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亲舍云
赠大寿(三十韵) 明 · 崔演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拟君汗血马,我乃知君者。
美质夺梧槚,逸足超泛驾。
不殖子贡货,肯学樊迟稼。
诗垒踏鲍谢,文囿追游夏。
力能支大厦,才堪作王佐。
佳声动朝野,妙誉曾藉藉。
自负连城价,良乐其肯舍。
金门策初射,名登雁塔写。
通籍入青锁,握管南昌左。
直笔董狐亚,腾芳益远播。
风神自飘洒,意气多閒雅。
境佳始啖蔗,青冥将骋靶。
世味等糠莝,皦皦易受浼。
众女嫉娅姹,又遭官长骂。
莫嫌识者寡,知仁在观过。
良玉求善贾,必须试猛火。
穷通是命也,慎勿怀轗轲。
诗人例寒饿,此病天不借。
空斋自困坷,日披书万架。
古诗独细和,珠玉生咳唾。
休论可不可,塞翁知福祸。
我质本驽下,款段那足跨。
行身类鳖跛,图前反跌蹉。
年来足悲吒,招谴坐疏惰。
闭门愁独坐,忧患犹梦怕。
不作剔香蔚,何益顾甑破。
深思蚁旋磨,欲袭兰室化。
无人劝玉斝,谁与眠风榭。
故园有桑柘,望云思亲舍。
怀归不能果,白鸥应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