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余一日。坐芒洞之恩休亭。有衲守眉者杖锡来拜于庭。观其眉目清莹。举止雍容。不类凡髡。召进于前。坐而语之。遂及性命彝伦之说。师乃开心听受。脱然自悟。真可与诱掖提撕。开导而来之者也。有顷。出袖中诗轴以示。请余为序。余惟人之生也。受天地之理以为性。禀天地之气以为形。受其理者。圣愚皆同。禀其气者。不能无清浊高下之异。清而高者。骛于空虚。浊而下者。流于污顽。于是又不能无过不及之弊。此人之所以贸贸然相沦胥于高下清浊之间。而道之所以常不明于世也。千百人之中。才得如师气清质美。可导而上达。而又不免高过之病。欲逃而托于空虚之域。岂不惜哉。师其受余言。铭尔心。放尔锡。发尔顶。诚实尔空虚。六经尔千偈。父子尔家。夫妇尔室。以复乎人伦秉彝之天。则如余者亦受而归之。相与讲磨砌磋。庶几窥圣人大中之道。不其幸耶。余观师之所袖诗若文。皆不出绝弃外物。游心方外之意。余则异于是。爱师之为人。气质出于寻常。恐泯灭无成于人世。书以为赠。师其受之无辞。时嘉靖七年之暮春清明日。恩休老人书。又书一绝以赠 明 · 金正国
七言绝句
无生无死岂云人,受得爷娘有此身。
莫遣长松西向长,古来西教灭彝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