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至道妙,非器象所载;灵化潜融,非轨迹所传。故道资冲朴。则谓之三皇;德被群生,则号称舜禹。是以先王因其会通,制为准极。功格于天,则配于上帝;法施于民,则载在祀典。然后名教彰于至治,王道焕乎无穷。故兹堂之构也,有自来矣。然树寝所以栖神,而寝非神之所期;立像所以表德,而像非德之所存。若乃废其轨景,洞其玄真,虽冥照之鉴独朗,天下恶乎注其耳目哉!遂乃显图灵像,廓其庙坛。俾天光焜于宇宙,南风散乎五弦。岂谓神道之妙,可寄之于有涯哉?盖亦畅悠悠者之心也。辞曰:
玄像焜耀,万物含灵。
飞龙在天,阳德文明。
神道虽寂,务由机生。
拥琴高咏,寄和五声。
玄风既畅,妙尽无名。
民鉴其朗,孰测窈冥(《艺文类聚》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