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35 句因包含“死地”,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死地
我战则克赋(以「仁义行师何有不克」为韵。)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六、《公是集》卷一
以仁合众,以义济师
内辑和于中国,外震憺于四夷
之者失其据,动之者悦而随。
故曰我战则克,其义在斯
且夫道德为藩,以礼让为国,以忠信为用,以仁义为力
故守必有威,动则能克。
盖威也无暴彊之名,克也非权诈而得。
在乎审所治,修厥诚,使民爱之父母,而敌畏之如神明
若是则绥之而服,令之而行。
决机两阵之间,孰能违我;
制胜千里之外,敢有争衡
且兵者凶器,战者危事
众人言之甚难,而君子用之反易
盖言之难,以其有后患;
行之易,以其无死地
死地,故虽柔而必彊;
有后患,故虽胜而不义
筹于庙堂之上,宁越余心;
阵于原野之中,罔违朕志。
且彼凭其众,则不加我民;
恃其勇,则执若吾仁?
金鼓之声,未之能以会;
旌旗之用,未之能以陈。
然而必败之形,已兆于勍敌
独克之势,方在于斯人
是以尧伐三苗,禹誓群后高宗讨叛于鬼方周武致戎商纣
念刺伐而岂无,谓奔北则不
乃知战在胜不在多,术在德不在他。
是以弃天时与地利,贵王道与人和。
四国顺之,顾独夫其安往;
上帝临汝,非大凯如何
若是吾道者,凭其众,败其绩,亦孔子丑;
用吾义者,保其国,伏其敌,于战何有
盖用不用之间,为克不克之道。
是以喟然叹曰:莫我知也夫,何功业之可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