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句因包含“曹公”,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曹公
第 7 句因包含“搀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搀抢
第 23 句因包含“轩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辕
第 23 句因包含“大电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电绕
第 24 句因包含“白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帝
第 24 句因包含“华渚,流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渚流虹
第 36 句因包含“王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良
第 37 句因包含“连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璧
第 37 句因包含“连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璧
第 38 句因包含“贯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贯珠
第 39 句因包含“西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陆
第 40 句因包含“北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陆
第 43 句因包含“北斗,天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天官
第 43 句因包含“喉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喉舌
第 44 句因包含“东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壁
第 48 句因包含“京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京房
第 53 句因包含“方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朔
第 54 句因包含“萧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萧何
第 65 句因包含“河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河鼓
第 66、65、66 句因包含“河,牵牛,织女,天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织女
第 7 句因包含“搀抢”,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搀抢
第 23 句因包含“轩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轩辕
第 23 句因包含“大电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电绕
第 24 句因包含“白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白帝
第 24 句因包含“华渚,流虹”,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华渚流虹
第 36 句因包含“王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王良
第 37 句因包含“连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璧
第 37 句因包含“连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连璧
第 38 句因包含“贯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贯珠
第 39 句因包含“西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西陆
第 40 句因包含“北陆”,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陆
第 43 句因包含“北斗,天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北斗天官
第 43 句因包含“喉舌”,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喉舌
第 44 句因包含“东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壁
第 48 句因包含“京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京房
第 53 句因包含“方朔”,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方朔
第 54 句因包含“萧何”,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萧何
第 65 句因包含“河鼓”,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河鼓
第 66、65、66 句因包含“河,牵牛,织女,天孙”,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织女
星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二
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亦曰庶民之象,又为元气之英。梁沛见曹公之起,东井识汉祖之兴。认彴约兮搀抢,瞻瑶光兮玉绳。歌既称于重耀,传常闻于夜明。瞻彼服箱,识兹在户。辰参既主其商晋,箕毕更占于风雨。为张华而曾坼,感仲弓而尝聚。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宿离不忒,三五在东。子韦识宋公之德,史墨知吴国之凶。轩辕则大电绕枢,白帝则华渚流虹。若夫观有烂,瞻嘒彼,惊严光之共卧,笑戴逵之求死。息夫指之而获罪,巫马戴之而为治。至于南箕翕舌,北斗挹浆,向曙而犹能落落,拱北而常见煌煌。骑尾已惊于傅说,策马更见于王良。尔其耀连璧,辉贯珠,西陆为昴,北陆为虚。助夜明者天精,运中央者帝车。北斗天官之喉舌,东壁上帝之图书。至若烂然散锦,灿兮连贝。周腾豫知其不出,京房自明于无罪。及夫随二使之入蜀,观五老之游河。职在保章,命之羲和。岁则降灵于方朔,昴则沦精于萧何。亦闻咮谓之柳,浊谓之毕。既讶如雨,复惊陨石。瞻天钱于北落,指老人于南极。又云房为天驷,氐为天根。大火中而寒暑退,斗柄东而天地春。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谓之天孙。梓慎识其淫枵,卜偃占其伏辰。然而妖不胜德,亦何劳于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