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千峰望转迷,每凭风力见高低。 仙牛别有藏身处,岂恋寒岩异草栖。 莫道登山自不迷,路逢高处便须低。 凭将一具云霄眼,俯视下方齐不齐。 连林接叶失高低,垂手摩肩任取携。 丹凤赤乌衔不去,留将鹤子与梅妻。 丁巳冬。余在浮查第。河上舍子平(憕)过之。袖出一素纸同裹一诗帖以示之曰。此乃吾外曾祖鱼灌圃手迹。子其移书之以与我。我欲刻之板。悬于双溪寺邀鹤楼。使后人知八咏楼之所由作也。余于是。披而阅之。乃鱼先生双溪寺八咏楼所题记及诗。和之者有金克成,黄㻶,闵寿千,黄汝献,朴世煦诸贤之作。亦皆先生之手自书者也。噫。先生。余所景慕。而与余有连派之分。又先生少肄业于吾曾王父校理公。故手撰校理公碑铭。余每以未及抠衣为恨。今者何幸得见先生咳唾之珠玑。心画之铁索。当日精神之所凝聚。笔迹之逼真妙。玆可想矣。为子孙者。桑梓尚恭。况此神会处乎。宜子平之爱而宝之。欲传于来世者也。余亦尤有所感焉。昔余弱冠。读书双溪寺。身登八咏楼。仰见楣间。有先生记及诗洎诸贤作。爱而咏之。誊而藏之。及其年久而旋失之。常以不续旧游为叹。丙辰秋。丁巳春。再入双溪。楼为兵燹所焚。月户风轩。银钩铁索。并为灰烬。余于是有感旧之怀。劝寺僧谋所以重建则寺僧无有应之者。于是。益嘉仲暹创立之壮志。益敬先生物外之风致也。今子所求。适出于余所慨叹钦慕之馀。嗟余年过八九。笔路荒拙。安能副君望。然不忍孤索而负初志也。故首书先生之记。次书先生之诗。青萝,橡亭,及庵,柳村诸贤之作。次次书之。余又步其韵叙其事。呜呼。自正德丁丑。至万历戊午。首尾百有二年。其间天道之变换。人事之迁易。不知几更兴废。独先生遗笔。不见失于兵火中。使后人复见先生之真笔。所谓善藏者藏于天者也。如使山僧之好善如仲暹者出焉。则安知子平之为此举。亦如灌圃之劝仲暹也哉。先生讳得江。字子游。咸从人。晚居铁城之混沌村。自号混沌,咏潭,泉石居士,灌溪,抱瓮丈人。其平生出处。退溪先生所撰诗集跋详之。万历戊午正月既望。浮查主人,伴鸥閒翁。昌山后学进士成汝信。谨识。 千叠云山五派溪,碧桃深洞紫霞迷。 行随锦浪偶然到,地与武陵同品题⑴。 ⑴ 溪出自雪峰,鹤洞,寺前,七佛洞,红流洞等处而合流。故云五溪。○右洞合五溪 大泽冰开水拍堤,满堤杨柳暮烟低。 看春已过清明节,处处分流作稻畦。 棘篱茅屋占平堤,倚树竹翁望眼迷。 兰若云林深几许,半空飞瀑挂晴霓。 垂野阴云一望迷,送行愁问路东西。 不知几日黄梅雨,门外青泥没马蹄。 不辞提瓮灌山畦,绕屋江声似冉溪。 却笑永州憔悴客,壶觞终日叹羁栖。 龙王庙前石作堤,马头湾脚路成泥。 莫笑水流分彼此,只缘地势有高低。 一尊撩眼怕长迷,月欲东生日又西。 已恨碧山相阻隔,不期风雨更凄凄。 白石青松路不迷,隐君坟上路萋萋。 当时苫块藏身处,犹说慈乌绕树啼。 绿树阴阴百鸟啼,上林遥在帝城西。 一官向此开清署,赢得新篇取次题。 炯炯襟期映火齐,手恢游刃惯剸犀。 应称此日搴帷使,曾活当年望哺儿。 平淮勋烈有谁齐,宜受通天耀世犀。 一点灵台知有状,腾谣藉藉遍孩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