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94,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清(续上) 程恩泽 1785 - 1837 二首程鸿诏 ? - 1874 一首 纳兰性德 1655 - 1685 一首 缪徵甲 1827 - 1866 一首 缪祐孙 1849 - 1894 一首 缪秉䌽 一首 缪荃孙 1844 - 1919 一首 罗惇曧 1872 - 1924 二首 翁方纲 1733 - 1818 六首 范咸 一首 蒋仁锡 一首 蒋泽沄 1832 - 1893 一首 蒋玉章 一首 许南英 1855 - 1917 一首 许宗彦 1768 - 1818 一首 许虬 一首 谭垣 一首 赖绍尧 1871 - 1917 一首 赵冕镐 1803 - 1887 七首 | 疾风七日走云叶,吹到天山万重雪。 欲填江海作平地,岂料横空鸟道绝。 小垣颓覆何足数,老柏坚松亦三折。 模糊那许棱角露,方便遂教镫垆灭。 居人闭户尚噤㾕,行者天涯正提挈。 茫茫关塞胡可度,一夜冰凇锢眼缬(时亲串有远适者,故云。)。 都无貂锦易麦饭,空把寒毡齧成屑。 愿乞羲和放日萼,化此沈阴只一瞥。 谁家操彗茗方煮,有客对酒饼重说。 羡君吟罢复登眺,冻后毛锥劲于铁。 十龄识公始,壮乃共官辙。 后堂拜老母,小燕赏诗诀。 荆州喜相值,落帽对弭节。 吴门衔恤过,公喟我呜咽。 交情四十载,一聚偿百别。 翰墨古香冷,文酒心印热。 连岁与公遇,相对各欣悦。 公望日赫奕,铭勋到地岊。 我学苦多岐,又苦障未彻。 荷重觉力浅,绪剧愧才拙。 公乎盍牖我,使我明作哲。 厚穹久不雨,风燥气炎烈。 南行犯溽暑,北望隔朔雪。 设施先巨端,拔擢定英杰。 遥闻乐职作,不觉屐齿折。 校书正苦扫落叶,谁唱阳春和白雪。 天台掷赋声忽闻,广桑证道路云绝。 犹幸坡公在眼前,曾见醉翁为心折。 冶城山阁昔游宴,桂管妖氛刚破灭。 昨年公持使节至,迩来我恰间身掣。 许从芸笈借缇油,莫陪花坞吟宫缬。 安昌旧客盟石交,建章群仙饮玉屑。 千里命驾病未能,八载流光去如瞥。 何时更共阿戎语,新诗且与黄九说。 明当踏春大观亭,健行不藉拄杖铁。 风雨春将归,征人亦言别。 忆昔全盛时,亭台绕曲折。 转瞬卅年间,家贫花亦拙。 族父召我来,开卷时披阅。 今将有远行,离思如百结。 梨花为人愁,片片飞香雪。 嵯峨不可登,哀此生死别。 偕行何敢期,独往车轮折? 孤鸟鸣我前,闻之声惋咽。 洲渚既淹时,素怀鲜怡说。 浮云归远山,荒草绿断碣。 物情亦依依,相望不忍决。 感此益含悲,抗怀念明哲。 万事不我待,一暝惊君绝。 虺隤白日尽,俯仰生气灭。 悠悠人间世,罗网未易决。 吾固碌碌存,未肯硗硗缺。 君方乘化尽,或悯生者拙。 名德已不昌,彭殇竟奚别。 期君忍须臾,天地或清澈。 撒手谢尘壒,忧世馀内热。 绝望痛吾党,有泪重泉彻。 我昨盘山访红叶,踏遍千峰万峰雪。 归来煮酒话瘿庵,雪色吟声两奇绝。 江亭之游我独失,天山一夜白草折。 皇州气作墨云合,僧屋寒惊地炉灭。 苇塘秃秸影乱飞,酒垒红旗冻难掣。 回风慢慢揽诗思,到眼一一成冰结。 佳哉故人此清眺,天与高谈助霏屑。 归路津门眼已消,世事泥鸿真一瞥。 子云不日南游去,此情苦向罗浮说。 且留后约斗尖叉,诗力柔成绕指铁。 今代著录家,屈指东西浙。 黄万毛朱胡,龂龂不同辙。 近数劳与桑,绪自杨园结。 训故与挍雠,二者功孰切。 不肯事空言,往复如平谳。 釐彼百家案,申之两端竭。 嗜学如先生,卅载杖藜爇。 颇嗤玉川子,束阁太孤绝。 尝考杜谔书,不止啖赵列(杜氏《春秋会义》载卢仝语。)。 后人求薪火,前辈剩金屑。 闻有须友轩,尚论启扃鐍。 百川星源贯,万古电光阅。 家居草成带,行箧蒲仍截。 西来太行道,复记燕都别。 旧雨日以疏,寒飙又行颲。 春筵丁桂刘,相忆肝肠热。 桂刘还山久,丁也裘缝裂。 先生寄金来,邀往幐囊挈。 此行忽不果,苦语悲幽咽。 世间孰真乐,奉养职无缺。 既展汲古欢,又遂得朋悦。 造物肯轻畀,精华尽汝泄。 三叹对来使,欲罄惭笔舌。 西望晋祠水,碧玉春洳洁。 恨不钞胥充,时得削柎窃。 帘钩捲暮云,却照太行雪。 寒梅未吐时,焉识千层雪。 如何此僧诗,强自生分别。 古来篆籀法,寸寸丝皆铁。 即之春复温,拗怒石可裂。 空圈明月光,荡激石肠热。 非画亦非诗,此理向谁说。 韦君释礼经,朗若设绵蕝。 谁云今非用,犹瘉士推说。 明堂王史氏,篇弟久湮绝。 后人订讹误,但等疏茹噎。 临川逸经编,秘比图畴泄。 黄干绪孰参,紫阳义乃揭。 公彦摭前儒,非惟庆孟悊。 惜也于章句,尚苦多牵缀。 韦君力剖析,应节破关捩。 岂惟事物明,重以箴绳切。 文词与指要,釐然听者悦。 发凡简乃精,不费笔与舌。 犹取盛(世佐。)姜(兆锡。)辈,谦言私比窃。 去年凉雨隙,添我秋灯阅。 狂草跋百条,芜言蔓徒茁。 谁知匠心巧,不弃椳栌楔。 尚有欲图处,耿耿我心结⑴。 刘向二戴目,孰获衷之折。 宝应有刘生(台拱。),铿铿事论列。 且从任礼部,新编掇金屑⑵。 按:近代治《仪礼》者,可谓勤且博矣。愚所以拈出勉斋、信斋者,有二义焉:一曰篇目宜综理,一曰名物宜详覈也。名物之学,迩日歙人程勉之与昭阳任幼植各有用力处,其书亦渐有端绪矣。惟篇目之学最难,宝应刘端林意见颇正,而搜采未全。今端林已南归,于其行也,谆切相勖,未知何日成之,因跋静山此卷,为之汗下。十一月三日。 ⑴ 韦君《仪礼章句》颇有可补入杨氏图者,如释《乡饮酒礼》「无算爵」之类。 ⑵ 任幼植《释缯》《释色》二书新刊出。 昔欲图田盘,非为访岩穴。 将以印诗髓,谓可探画诀。 忆昔竹窗子,意每王蒙切。 斧皴天然合,实境恍如结。 空濛自开合,晴晦屡明灭。 超超元四家,沈蓄笔三折。 临摹讯好手,寂寥焉得说。 盘桓夫何为,诲我意深切。 和平勿偏颇,宽绰毋激烈。 清言沁肝脾,足以补拙劣。 日余寡师训,厚禄兹忝窃。 临事欠再思,论文抵一吷。 闻规尚恐昧,索处更焉说。 亟望子返驾,不独感离别。 给谏本轩举,任尚怀往哲。 越礼襧生才,好尽嵇公舌。 砥脩类湘蘅,缀调俪郢雪。 抱石投清流,邈焉身自洁。 连峰蔽空来,势阻江路绝。 非岨非崔巍,太古立积铁。 翠重阴崖肥,云颓阳岫裂。 细溜停空凹,皎若化残雪。 河伯此下材,过客色无悦。 峭帆掠悬岩,屡作之字折。 飞雨忽洒人,曦景互明灭。 天风飒以寒,尽蠲肝肺热。 ① 上淡水社〖此诗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 淡⑴水向南趋,乘涨多纡折⑵。 古社依上流,番社参差列。 日暮乃停骖,乍⑶望心如结。 篱缺⑷见溪光,沙岸水方齧。 谋将社寮⑸移,众番情辞切。 我与番众谋,非可一言决。 相度宜周详,经费宜樽⑹节。 暂施堤防功,且待秋潦竭。 秉烛坐中庭,劝谕均晓彻。 老番共扶携,幼番各持挈。 惇庞诚可嘉,整肃尤可悦。 忧劳长善心,此理信前哲(江宝钗编校)。 ⑴ 编者按:「淡」,连横《台湾诗乘》作「溪」。 ⑵ 编者按:「纡折」,连横《台湾诗乘》作「转折」。 ⑶ 编者按:「乍」,连横《台湾诗乘》作「怅」。 ⑷ 编者按:「缺」,连横《台湾诗乘》作「隙」。 ⑸ 编者按:「寮」,连横《台湾诗乘》作「藔」。 ⑹ 编者按:「樽」,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撙」。 前山多白雪,后山多白雪。 世路艰如此,曾冰垂巀𡺼。 渐看山岁晏,电光倏而瞥。 季冬将迫旬,飘风何烈烈。 烈烈复烈烈,砭人肌肤裂。 鹊噪无定枝,鼠哭迷其穴。 哀哀贫家人,叹息靡所彻。 屋败不蔽风,布衾寒似铁。 儿呱况无食,妇愁终以啜。 嗟汝贫何罪,汝本谋生拙。 拙者人所贱,天亦从之灭。 诉天天不答,岂曾于汝别。 富人天其佑,粱肉无时彻。 卉木具已繁,爰届朱明节。 朝日暧高宇,翳然游景澈。 熙熙禽鸟多,和鸣时或绝。 墟里杳人烟,入室图书列。 慨余爱体素,抱独气愈劣。 所思实不远,话言良已结。 戚欢非可辞,苟以情迹掣。 洌彼在山泉,邅回互百折。 我问问津者,一源讵有别。 新醪湛空樽,此事足自悦。 翁星原茶晶印。叶东卿怡叶印。并自六桥所。归于玉房。 历阳三十丈巀𡺼,嵌空七穿骈罗穴。 达摩契心如是观,袈裟宗旨内外别(传灯录。内传心印。外传袈裟。)。 千古文章墨以传(黄文节云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汉八百本多叫绝(用厉樊榭先生汉印序中语。)。 西江沙篆泣鬼神,怡叶夙果苔岑结。 钤向当年红豆诗,锦沙明润茶晶列。 感君寄我同癖因,心心相印愈可悦。 庄严真似妙吉祥,宝玉斋头毫光彻。 焚香一颂石幢文,万劫金刚不坏灭(石幢赞,金刚空印。永不坏灭。)。 古釰鸣匣中,菭碧几点血。 五山发六气,百年岂消折。 滔滔时所好,强名铮铮铁。 锋淬锷又敛,肯綮犹窘掣。 世无歔冶子,千金徒屑屑。 悲风动天地,秋士增悽咽。 隐现丰城狱,张华何所阅。 迂哉庄生论,即今寝微灭。 有谁能裂眦,有谁此击节。 以余深远计,绸缪先蚁穴。 百步无一颠,千步无一跌。 叹息用舍间,优倡拙不拙。 花雨狼籍花风颲,爱花惜花诗肠裂。 映山百日佛顶光,玉篆牌曾鼎鼎列。 感君德音振琼琚,慰我山庭小劫阅。 回嚬作笑顷刻中,诗神来若新补缺。 邮亭宿宿好因缘,郑重莫是三生结。 张洪石辈俱同声,顾问中州一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