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3,分1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唐 善会 805 - 881 二首契此 ? - 917 一首居遁 835 - 923 五首庞蕴 六首景岑 一首本净 667 - 761 一首灵佑 二首道世 二首宋 刘克庄 1187 - 1269 一首范成大 1126 - 1193 一首刘应时 一首宗禅师 一首李浩 1116 - 1176 一首李涛 一首李衡 1100 - 1178 一首楼钥 1137 - 1213 一首汪晫 1162 - 1237 一首王庭圭 1080 - 1172 一首苏辙 1039 - 1112 一首 | 大江沉尽小江现,明月高峰法自流。 石牛水上卧,影落孤峰头。 荒田闻我讶,始同不系舟。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体得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学道先须有悟由,还如曾斗快龙舟。 虽然旧阁閒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 何事朝愁与暮愁,少年不学老还羞。 骊珠不是骊龙惜,自是时人不解求。 志慕空门誓不休,莫将閒事挂心头。 白云便是修行伴,从听时光去不留。 觉他欲打你,着脚即须抽。 已后再相见,他羞我不羞。 忍辱第一道,历劫无冤雠。 此是无生县,不属涅槃洲。 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 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 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 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 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真如本无相,所得是凡流。 昔时为父子,长大出外游。 今日相遇见,父少子白头。 欲得真解脱,持刀且杀牛。 牛死人亦亡,佛亦不须求。 全身空里坐,即度死生流。 大唐三百六十州,我暂放閒乘兴游。 瞬息之间知事尽,若论入理更深幽。 共外知识呷清水,总是妄想无骨头。 却归东西山道去,不舍因缘骑牯牛。 后望青山平似掌,前瞻汉水水东流。 试问西域那提子,遗法慇勤无所求。 自入大海归火宅,不觉乘空失却牛。 有人见我归东土,我本元居西海头。 来去自然无障碍,出入生死有何忧。 故宅有宝珠,却向田野求。 这个一群贼,赚你徒悠悠。 泥上搽妆粉,壁上涂浑油。 愚人见梦事,赞叹道能修。 腊月三十日,元无一物收。 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 禅师欲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虚空何处修。 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 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两号实难酬。 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德出常流。 建志诚心愚,高慕欣朋俦。 相与立弘誓,舍俗慕閒丘。 萧散人物外,晃朗免绸缪。 寂寂求戒真,亹亹励心柔。 警策修三业,激切澄四流。 兴心愿弘誓,救溺运慈舟。 嘉期归妙觉,善会涅盘修。 存心八正道,立志三祇休。 ⑴ 见同书卷七《奖导部》。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六一之异文。 贵富诤人我,贪贱自然羞。 强弱相辜负,斗讼未曾休。 耻恨相侵夺,觅便报其雠。 怨结恒对值,累劫常苦愁。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 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莫问前程事,漂然海上舟。 命乖逢鬼国,缘合遇蓬丘。 毕竟非身计,俱成错路头。 故乡随脚是,流浪不知休。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一不做,二不休。 捩转鼻孔,捺下云头。 禾山解打盐官鼓,僧繇不写戴嵩牛。 庐陵米,投子油,雪峰依旧辊双毬。 夜来风送衡阳信,寒雁一声霜月幽。 不涂红粉自风流,往往禅徒到此休。 透过古今圈䙌后,却来这里吃拳头。 十二时中六不收,了然无一事为头。 禅河既寂无由浪,此岸已离那用舟。 尘世荣枯真幻梦,涅槃生死是浮沤。 要知无学用工处,十二时中六不收。 竿木随身得自由,应缘已毕复何求。 翛然来往等孤雁,影落寒潭迹不留。 ⑴ 《永乐大典》卷一○四二二引《乐庵遗事》。《永乐大典》:淳熙戊戌夏,微觉不喜食,作遗训示诸子,戏说偈云云。及夜沐浴,意至二鼓,倏然而逝。时六月二十三日也。 闭门深坐日知味,无限好山都懒游。 城里山中俱是隐,江湖不若两忘休。 按:《攻愧集》卷八一。
有时检点旧閒游,出岫行云野渡舟。 蓦地静中消息好,夕阳西下水东流。 绀殿倾颓几十秋,佛应不语阿难愁。 诸方檀越宜兴念,共出把茅来盖头。 熟睡将经作枕头,君家事业太悠悠。 要须睡著元非睡,未可昏昏便尔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