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我咏杳冥中⑴,万物齐归各异同⑵。 晓解精微无所著⑶,先从含识践真空⑷。 希夷自变刚柔理⑸,述作纵横道不穷⑹。 剖判三才堪测度⑺,辉华积德上玄功⑻。 ⑴ 原注:圣人以不作而作。无为而为,理尽逍遥,心空寥廓,故发咏在于杳冥之中矣。 ⑵ 原注:以不齐而齐于万物者,则虽异而同也。 ⑶ 原注:晓明解了精微之旨,则动而常寂,静而弥通,故无所著也。 ⑷ 原注:始从含识,终践真空。究理而言,不即不离。 ⑸ 原注:听之不闻曰希,视之不见曰夷,随自变通,则刚柔之理焕然可知也。 ⑹ 原注:述作之本,义非一揆,以纵以横,务尽其妙,故所取之道或不穷也。 ⑺ 原注:玄黄既判,天地乃分,万物流形,三才可象,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云堪测度也。 ⑻ 原注:法天之仁,则地之义,辉华积德,所以契上玄之功也。 乘云驾鹤自西东⑴,修鍊真人意气雄⑵。 出离凡为高见识⑶,周旋道理远怀通⑷。 愚迷尽说皆非实⑸,解者方知事不空⑹。 宿业大都心外障⑺,有缘岁月易成功⑻。 ⑴ 原注:云乘五彩,鹤驾九天。深居冲寞之中,自得逍遥之兴。故云自西而自东也。 ⑵ 原注:极修鍊之玄者,谓之真人。意气雄然,则非尘容俗状之所及也。 ⑶ 原注:六气无羁,三清有趣,斯可谓之出离也。至若见精方外,识洞真空。又甚高矣。 ⑷ 原注:周旋其道也,则万化参同;周旋其理也,则一真冥会。故其所怀也,则何远而不通矣。 ⑸ 原注:丹台秘诀,玉境真归,岂愚者迷者之所用心,故言非实。斯乃抚掌大笑之谓欤。 ⑹ 原注:悬解逍遥之理者,方知逍遥之事不空也。 ⑺ 原注:灵丹未究,宿业尚萦,既遮心内之明,实由心外之障也。 ⑻ 原注:必于神秘之方有缘者,则金液弥精,华池无拥,无劳岁月,动见成功也。 还源根本杳难穷⑴,秘密玄微造化中⑵。 白日昏迷常不见⑶,青龙雾晓大家同⑷。 阴阳表里和烟碧⑸,天地相鲜似火红⑹。 直要审详知道理⑺,丹成千载上升功⑻。 按:《御制逍遥咏》卷八 ⑴ 原注:归根复命,得道之常,真曰大还,全非九转斯之妙旨,冲寞难穷。 ⑵ 原注:养素还淳,功齐造化,玄关秘诀,包括无遗。 ⑶ 原注:虽曰玄微,其道明白,如日之照,本自无私,学者迷之,瞑然无睹。 ⑷ 原注:龙象太阳,光充宇内,五行有犯,如雾昏蒙,雾廓晓天,无幽不烛,故曰大同。 ⑸ 原注:丹分内外,二气相资,交泰混融,纤尘不医,如烟一色,凝碧虚明。 ⑹ 原注:阴阳相契,功用自全,神光炳然,交彻二位,如火之盛,红燄晶荧。 ⑺ 原注:差之秋毫,天地悬隔,未穷玄旨,曷望成功, ⑻ 原注:神丹既就,妙用克彰,足保遐龄,上登仙界。 泥丸本是命根宫⑴,消息临时语话通⑵。 大道比来行气术⑶,其馀效验藉阴功⑷。 物情之理皆清净⑸,造化玄微事莫同⑹。 珍重此言深可意⑺,腹中日运鼎花空⑻。 ⑴ 原注:泥丸者,居两眉之间显处,高而正中也。朝礼之法,以简叩于泥丸,表存神而守中,即延命之宫也, ⑵ 原注:至道不器,上士勤行,复性命之本源,闭气味之户牖,以时消息,何往不通。 ⑶ 原注:缄滕六志,扃钥百骸,傥养气于丹田,必御风于象外,此乃大道本来之用也。 ⑷ 原注:内抱清虚,守其中正,外禁嗜欲,行乎好生。期仙品之跻升,藉阴功之佐助。 ⑸ 原注:道通万汇,物物皆周,俱生冲淡之中,皆符清净之理。 ⑹ 原注:天地造化,真境玄微,或遗形劳神,或尊道贵德,虽理师一揆,而所行之事或有不同者哉。 ⑺ 原注:指修鍊之要门,述长生之妙诀,此之言教,如珍宝之可重焉。 ⑻ 原注:运六气于腹中,丹台已净;飞雪花于鼎上,大药升空。业就功成,不离于阴阳之二气也。 逍遥我命在玄穹⑴,鹤宿霞栖景致中⑵。 自得安宁兼养道⑶,更将利益屏群雄⑷。 渊深引古知今用⑸,劈斫区分尽可通⑹。 和畅五音从豁达⑺,乾坤之内霭溟濛⑻。 ⑴ 原注:既逍遥而广大,知我命以遐长。盖动合于天真,谅静遵于冲邈,故云在玄穹也。 ⑵ 原注:鹤宿幽深,霞栖缥缈,养天和而自得,纵消息以谁穷,虽景致而颇类于神仙,实玄功而咸归于妙道。 ⑶ 原注:心既适而无累,身即安而愈宁。道自入隆,故能兼养矣。 ⑷ 原注:始固于身,终利于人,在至圣以居尊,即群雄而自屏。 ⑸ 原注:以今况古,将古證今,语其道也,则至深;明其用也,则无拥。 ⑹ 原注:利刃投虚,纤茝不挂,万机独断,一以贯之。故无不通也。 ⑺ 原注:大乐者,与天地同和,必和而畅之,即五音无爽,乃豁达之象明矣。 ⑻ 原注:阴阳以和,人神咸赖,天地交感,万物化成,所谓霭然无极也。溟濛,盛貌。 贪染犹来理不通⑴,虚劳岁月面西东⑵。 从前自是凡心别⑶,利益须归上帝功⑷。 洞府名高同景致⑸,尘泥踪迹莫知空⑹。 去非但向铅中作⑺,变化飞腾大道雄⑻。 ⑴ 原注:道性清净,体本冲和,或贪染于声尘,则于理而多拥矣。 ⑵ 原注:元养气,随阳顺阴,若耽染之人,功积难就,徒劳岁月,面于西阴东阳者焉。 ⑶ 原注:淳素之元,本周万物,迨从太始,寻起尘机,只于无名之宗,倏起有象之解,乃从混朴,自起凡心。 ⑷ 原注:变浮嚣之性,成神妙之功,沐浴玄风,利益群品,超凡入圣,实上帝之力也。 ⑸ 原注:神游洞府,名在丹台,饮沆瀣之精,居逍遥之上,朝游夕处,景致皆同。 ⑹ 原注:存浊滞滓,不果轻升,迹既混于尘泥,心岂达于冥寂。 ⑺ 原注:去非以存是,弃伪以留玄,澄神但向于真铅,久视自符于至理也。 ⑻ 原注:变阴阳以在候,化铅汞以为金,丹砂赫赫以飞腾,大道雄雄而冥契者矣。 玄之玄又见真空⑴,巧拙临时要妙中⑵。 大智伏藏知远近⑶,纤微尽达了然通⑷。 周旋物性谁区别⑸,坦荡由来是且同⑹。 境致三才随有位⑺,神光照室莹西东⑻。 ⑴ 原注:常欲而无欲,谓之玄,以玄遣执,故云又玄。万法斯了,见真空矣。 ⑵ 原注:智者常守清净,愚者迷于道源,如能解心释神,返照正性,乃要妙之本。 ⑶ 原注:大智若愚,故伏藏也,洞达古今,故知远近。 ⑷ 原注:洞精鉴微,无幽不烛,达其道本,了然而通。 ⑸ 原注:物任其性,各得所宜,大道区分,故周旋也。 ⑹ 原注:妙道虚极,坦然宽大,其来悬远,混而且同。 ⑺ 原注:天能覆之。地能载之,人民安之,且万物苞含,和柔守本,随有位也。 ⑻ 原注:灵源妙性,谓之神光,洞晓内真,故云照室,融辉莹彻,自西自东。 含元得一本真宗⑴,误者平论总是空⑵。 万象都来皆备数⑶,千言譬谕了然通⑷。 才高俊彦优堪赏⑸,窃禄偷安有异同⑹。 唯愿他心如似我⑺,不教陷恶罪身中⑻。 ⑴ 原注:含和元气,得一冲虚,本妙道之祖宗,皆冥漠之真要。 ⑵ 原注:昧乎大理,误致论量,诠万类以全空,述冲元之非有,背矣哉,废乎表里也。 ⑶ 原注:广而不可量,微而不可察,混漠无际,皆万象之端,备在其间矣。 ⑷ 原注:御物指真,备乎上士,而中下者形乎谕况,举设言端,方能通解也。 ⑸ 原注:才高至理,气俊怡神,弃尘境以优游,践仙乡而赏玩矣。 ⑹ 原注:尸禄素餐,承颜顺皆,噂沓背憎,反道败德,与夫夔龙辅政,房杜佐君,一何异哉。 ⑺ 原注:圣人无心,盖从民所欲,务彼清净,思复淳和,使天下一同皆为善也。 ⑻ 原注:不陷物于不义,但教人以知方,罪渐涤于身中。迹或升于象外矣。 人是人非意颇同⑴,较量此事尽归空⑵。 无为政化求真理⑶,方表深仁大道雄⑷。 举止但能恒有节⑸,寻思何处不周通⑹。 寰瀛善恶知多少⑺,莫忘生前积德功⑻。 ⑴ 原注:人之持论,互出异端,其意颇同,是非殊解。 ⑵ 原注:较彼是非,品量见识,未臻大道,触事皆空。 ⑶ 原注:体真理而合无为,扣玄门而敷政化,尽善尽美,功成不矜矣。 ⑷ 原注:不仁而仁,仁临有截,不德而德,德被无疆。大道深仁,非雄何谓, ⑸ 原注:夫圣人之动息,犹天道之卷舒,举必有常,止必有序,静专动直,其在兹矣。 ⑹ 原注:道体周虚,道性无碍,出处由此,无幽不适。 ⑺ 原注:民之善恶,皆由乎心,以道治之,物无不化。 ⑻ 原注:至功至德,法地法天,民惟乐推,史无不载矣。 写此何人云梦胸,色尘真幻等成空。 看君一轴画图上,在我半生行记中。 剡水回舟乘夜雪,楚江燃烛听秋风。 转蓬踪迹徒劳耳,心愧雁山头白翁。 客鬓萧疏渐秃翁,归来恍与鹤仙同。 山川米老画图上,风月放翁诗句中。 邻圃有蔬羹釜满,私田无秫酒樽空。 欲寻上灶云门路,湖水不多船未通。 帝念承流欲报功,力祈阊阖请琳宫。 固知槐鼎身将近,却爱莼鲈味不同。 宝阁风云虽学士,沧洲烟雨且渔翁。 到家宣室思前席,又使猿惊蕙帐空(自注:史自号沧洲。)。 扶杖来观遍老农,清朝新礼采芝翁。 德尊韦布封员外,恩重牙绯视治中。 言悟千秋逢主圣,躬行万石耀臣工。 求与抑与从天下,径坂丹忱殿陛通。 何曾学圃学为农,陋巷萧然白发翁。 便拜冯唐长郎署,更荣弘景相山中。 诏褒忠孝垂青史,上想仪型遣画工。 庄叟湛然元不动,平生风雨视穷通。 拜疏归田学老农,天高未肯听衰翁。 逸民且举邵康节,有子并称程大中。 给札说书皆御墨,教忠锡爵励群工。 老臣只代臣颐请,颐不祈恩何自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