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辨析:沱 歌韻,平声 (tuó):音驼。《说文》江别流也。出岷山。又大雨貌。《诗·小雅》俾滂沱矣。
沱 哿韻,上声 (tuó):音柁。与𣵺同。瀢𣵺,沙土往来貌。
沱繁体或异体字:沲
拼音:tuó
韵部:歌、哿
沲
〈名〉
(形声。从水,它声。本义:江水支流的通名)- 同本义
又如:沱汜(泛指江水支流)
- 可以停船的水湾 。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 沱江 。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形〉
沱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江別流也。召南曰。江有沱。釋水曰。水自江出爲沱。毛傳曰。沱、江之別者。按今說文衍流字。宜𠜂。沱爲江之別。如勃澥爲海之別。立文正同。禹貢某氏。注云。沱、江別名。江別名、謂江之別出者之名也。別皆彼列切。出崏山東。句。別爲沱。禹貢曰。岷山道江。東別爲沱。按荆州、梁州皆有沱。地理志蜀郡郫下曰。禹貢江沱𡉈西。東入江。汶江下曰。江沱𡉈西南。東入江。皆謂梁州沱也。於南郡枝江曰。江沱𡉈西。東入江。謂荆州沱也。道江之東別爲沱。自當謂梁州者。鄭注尙書不信地理志所說。以今水道言之。水道提綱曰。江至灌縣曰都江。分爲二派。其南流者、正派也。其東流經郫縣新緐成都新都金堂、南經𥳑州資陽資縣富順、至瀘州複入江者、沱江也。沱江會北來綿雒諸水而南入江曰中水。是首受江、尾入江。與漢志合。然此郫之沱耳。汶江之沱尙當𡉈其上流。未審今何水。从水。它聲。徒何切。十七部。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沱沼之沱,通用此字。今別作池,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