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44七絶 2432五律 1037七律 2483五排 115七排 39 131四言 5六言 86古體 387樂府 24 4 39 5辭賦 1 10其他 23 45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多音字辨析:
喑 侵韻,平声 (yīn):音阴。《说文》宋齐谓儿泣不止曰喑。又《六书故》失声不能言谓之喑。覃韵同。
喑 覃韻,平声 (yīn):音谙。《广韵》啼泣无声。又《集韵》一曰大呼。侵韵同。
喑 沁韻,去声 (yìn):音荫。《广韵》声也。《史记·淮阴侯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繁体或异体字:喑瘖
拼音:yīn  韵部:侵、沁
〈动〉
    (形声。从口,音声。本义:小儿哭泣不止)
  • 同本义
    • 喑,谓儿泣不止曰喑。——《说文》
  • 恚怒声。相当于“嗯”
    • 徐郎见言,大怒:“喑,我教你去捉太公,主将倒来取救兵!”——《武王伐纣平话》
  • 又如:喑哑叱咤(发怒喝叫声);喑呜叱(呵叱怒喝)
  • 缄默不语
  • 又如:喑气(不吭声;不说话);喑畏(畏惧不敢出言)
  • 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如:喑呜(悲咽);喑咽(悲伤哽咽)

〈形〉
  • 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
    • 遂称风疾,喑不能言。——《后汉书·袁闳传》
    • 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墨子》
    •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史记》
  • 又如:喑涩(沙哑干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