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罗高哲,字尤青、慈卫,号慈威,广东大埔人。中华民国时期军事、政治人物,抗日名将。
呼江吸海楼诗·自序
芦沟水咽,淞沪涛飞,全国军民一致奋起,奔集于神圣抗日大纛之下,接受最高统帅之指挥,进行保卫民族生存及国家独立之战争。盖自城下之辱已及半纪,鲸吞之祸,走避无所,不得已扬复仇之帜,兴教战之师,并力齐心,前仆后继,终使顽敌陷于泥淖,正义播之瀛寰。洎乎东西戎首,结为轴心,犯众怒,图一逞。民主国家亦互缔同盟,并肩制暴,中国更负重任,成为世界四大支柱之一,遂有联军远征扬威域外之盛举。卒也公理获伸,胜利在握。我国既索偿甲午战争以来中日间之如山血债,复取消鸦片战争以来列强间之不平条约,然战祸之烈、牺牲之钜,争存亡于呼吸,历八年如一朝,实旷古所未有也。卓英遭逢时会,躬与全役,督师所至,历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疆场生活,汗血淋漓,兴奋之情,敬哀之意恒蟠结于胸中,从未敢以少懈。偶值策划之馀,或当剧战之后,轩眉舒气,僚友倾谈,则国家兴复之思,袍泽死生之感,齐奔心坎,涌现笔端。虽有时弹雨落长空,硝烟笼战垒,而吾心光炯炯,意态閒閒不为动也。岁月已频,咏歌亦夥,欲存往迹,爰辑斯篇,名曰《呼江吸海楼诗》并以就正于高明焉。罗卓英自序。
呼江吸海楼诗·贾序
古称少陵为诗史,西人则重史诗。此其性质或未尽同,要皆中有事在,不可以虚语为也。大埔罗慈威先生,军事名家,雅擅文采,比以所著《呼江吸海楼诗》见示,起丁丑讫丙戌,乃与抗日战争相始终。此数年者,无时不在兵中,无时不有吟咏,无时不有事实存其间。吾谓先生,此战时之诗史,亦诗中之战史也,求之古昔,殆未有以先之。诚以名将而兼诗人,失之文,则掩其本色,失之质,又未尽长才。是则操之在己,已不易惬心贵当至身世之际,尤有难于言者。都尉属国,词高而情戚,大忠如武穆,气壮矣志又不获伸。斯皆尚论古人,所为长太息也。今先生遭逢拨乱之世,与建殊世之勋,不独与暴敌周旋于国内也,且扬威于国外,蒐兵佛国,转战鬼方,四裔籍籍,称名字而望丰采。中复随扈统帅,戎轩飞驭,仰赞南图西顾之弘猷,蒙险犯难,初决必胜之志,尝辛茹苦,终成必胜之功。谏果回甘,不能有此愉快,武穆为之避席,况苏李耶?世人多言阳明之学,顾不甚重其文,湘乡曾氏始盛推之,犹未及诗也。今此集中集阳明句者几达三分之一焉,昌歇羊枣,几成酸咸之殊嗜,以钻研之熟,见服膺之深,天资超逸,异代同符,宜其施于事功则光明俊伟.发为文章,则轩爽洞达。所得于阳明者实弘以邃宁独诗歌而已哉抗战胜利,先生首膺简寄,还主当州之政,兴起凋残,慰安父老,阳春有脚,人传南海之诵声,为宪万邦,固所望于文武吉甫。倘他日有续集示我,更当以治谱读之。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沁水贾景德。
呼江吸海楼诗·许序
慈威将军忠恕严毅,用兵如神,所将士卒能为效死。自暴邻横挑战衅以来,支拄艰危,名绩最著。曾驻军吾乡,枉过草堂,得胆风采领言论,盖才雄气壮,嵚崎磊落人也。馀暇时复理咏,自言不平则鸣,积三年以来之悲愤郁怒艰苦经历,一一喷薄出之。浩歌长吟,自摅胸臆,不事雕琢,而行间字外,腾跃飞舞,锵然皆金戈铁马声,精光夺人,不可逼视。读其诗知其人,吾益喟然于吾黄炎遗裔所以不终于沦胥者,固赖此正声壮节,与夫百折不回之劲气也。今将军之言将验矣,破虏收京,成功在即,承尧虽衰惫,犹当扶杖游军门,引满饮至唱凯旋之歌也。中华民国三十年三月,歙县许承尧。
呼江吸海楼诗·李序
大埔罗慈威将军早嗜文史,斫习功深,弱冠掌教乡校,才名籍甚。顾念国家多故,世局艰虞,慨然有澄清六合之志。遂北上故都入保定军校,习万人敌焉,不数年而总师干拥节钺,丰采隐然动天下矣。民国二十一年春,余始识将军于金陵,同游西子湖上,推襟送抱,互有唱和。厥后驻军丽水,秉节羊城,余均襆被相访,若袁宏之于谢尚,订文字之契。有诗云"「我亦江湖老词客扁舟曾揖谢征西。盖纪实也。芦沟事起,国府西迁,余随节入蜀,将军则督师转战于苏沪京浙皖及豫鄂湘赣等地区,戎马驰驱,不废吟咏,每有佳句,辄以寄示。去岁冬罗君柏麓由军次来渝携将军《呼江吸海楼诗》嘱为之序,乃抗战以来所作也。自维谫陋,何敢率尔。然其中佳构有令余倾倒者,如战鼓开篇读孙子诸什,言简意赅,纯乎天籁,与汉高之《大风歌》斛律之《敕勒歌》词旨相似。又如钟山遐想绝句仅二十字,饶有香山乐府格调。此外赠人咏事之作,亦俱志和音雅,语不犹人。夫将军之诗,自述其志而已,奚暇吟风弄月,与时辈争一日之短长哉「忆识将军之初,见其恂恂儒雅,道味盎然,相交既久,益知其文章勋业,蕴蓄磅礴,未有涯涘。而平居待人接物,则仍谦逊若书生。此姚惜抱所谓事有旁观见其功名之美,而君子中心欲然者也。读将军之诗,因述交游聚散之迹,而叙其梗概如此。中华民国三十年一月,梅县李维源崧圃序于渝州。
共598,分3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苏州张一鏖先生请组老子军感赋(民国二十六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国选空前难,全民起救亡。
健儿连骑发,老子一军张。
剑拂霜须白,旗飘海日黄。
深宵还草檄,正义动遐方。

上海同义中学童子军随军工作,诗以壮之(民国二十六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伟大战场里,增来生力军。
手虽持一梃,心欲拨重云。
练胆亡生死,扶伤见勇勤。
遭逢好时势,年少建奇勋。

赠胡兰畦女士所率妇女战地服务团二首 其一 (民国二十六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炮火连天裹,成群花木兰。
辞亲争救国,杀敌不求官。
誓洗百年耻,全凭一寸丹。
戎装入战地,粲粲亦桓桓。

其二 (民国二十六年)
五言律诗
嘉定城西路,欣然握手时。
请缨钦壮志,立马见英姿。
四事期能勉,三勤望久持。
貔貅同夺武,胜利复何疑。
按:四事,四种任务也。一、指导民众,资助军队维持后方。二、慰勉战士,保护伤员,纠察军风纪。三、协助地方公务人员执行战地工作。四、侦查汉奸,指导难民。三勤,笔勤写,口勤讲,腿勤跑。

号宣忠。数百年来门风醇正,明代尚书鲍思庵能兵善政,直声甚著。初服官时,有仕不择官,官不择地之言,隐具名臣襟度。因题二诗,以彰潜德云。
我来棠樾里,乔木动深思。
报国存忠义,传家守孝慈。
天和含旧泽,干固发明时。
此意谁能识,躬行道在兹。

其二 (民国二十七年)
五言律诗
仰止思庵子,艰难报国情。
直声缘劲气,富略故能兵。
政耻论官位,功多无智名。
平倭今日事,我亦一书生。

为许疑盦先生题《檀干夜读图》(民国二十七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小隐黄山麓,疑为避世翁。
群峰奔笔底,万卷贮胸中。
春到园林绿,诗催蜡炬红。
阴符才发箧,出口气如虹。

五月十六日巡视于潜临安顺游天目山(民国二十七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偷得巡军暇,来探天日奇。
池睛双闪烁,树剑万威仪。
郁勃临三省,高明俯六师。
重来留后约,破敌有雄词。

分宜军中遥祝严亲八十一寿(民国二十九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新岁逢人日,铙歌起慕思。
介眉寿南极,望眼灭东夷。
鲈菜疏千里,蟠桃献一词。
期颐符我祝,拄杖太平时。

送严参议幼贞西行(民国二十九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澹泊与宁静,皎然明厥躬。
待人存至性,建国有良工。
君旆今西去,吾船正向东。
愿言期劲奋,刮目看成功。

遣兴(民国二十九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长夏斗炎曦,周旋辰至酉。
薰风故不来,好雨相违久。
凉意借冰纨,清心呼雪藕。
冥搜窈窕姿,寄语寒塘柳。

藐躬(民国二十九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中夜蘧然醒,藐躬省所存。
精诚天地久,道义死生根。
救国无馀事,思亲有至恩。
寸衷原浩荡,一意斗艰屯。

虚堂(民国二十九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动极翻能静,虚堂妙境生。
岩花任开落,心月自空明。
便尔觥觥态,付之坦坦情。
良知吾可致,一善怕成名。
按:程明道云宁学圣人而不至,不以一善而成名。

病起偶成(民国三十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道固无穷大,操持祗寸心。
拼将苍莽意,付与静閒吟。
呼吸馀江海,婆娑笑古今。
乾坤何所有,皓月伴瑶琴。

赠许啸天先生(民国三十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未识髯翁面,微闻性磊嵚。
略无名士气,犹有少年心。
桃李三春乐,烟尘万里吟。
海飞天亦啸,豁耳听雷音。

嘲日诗(民国三十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① 据天文家称,今年九月廿一日日蚀,在中国为全蚀,公历一五四二年八月廿一日,即明嘉靖廿一年七月乙酉曾见一次,距今四百年始再见云。是日阴雨不获睹,作诗嘲之
四百年前事,今朝得再观。
潜曦因障月,大食若吞丸。
风雨何凄晦,江山自郁盘。
可知惭令德,羞与世人看。

赠公明弟(民国三十一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战地来相见,欢然酒一尊。
新年逢大捷,琐语出真言。
国事吾能勉,亲心汝为温。
他时歌海晏,归赋畅春园。

赠辉青夫人(民国三十一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自顾非能者,多劳萃一身。
学风开故里,德业励同人。
养志邻称孝,扶伤士感仁。
慈晖呼小字,偕汝乐长春。
按:在原乡兴办女子夜学。在战地组织妇女互励会。居家代余奉亲。随军慰劳伤兵。

受命远征二首 其一 (民国三十一年) 现当代 · 罗卓英
五言律诗
太平洋战起,中南半岛情势急迫,同盟国有东南亚联防计划。余奉命组织中国远征军,先入缅甸,与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英军总司令亚力山大将军并肩对日作战。
顽敌终无悔,横行东及西。
珠沉沧海沸,星黯岛云凄。
中土多罴虎,南风振鼓鼙。
夜涛犹怒吼,拔剑断鲸鲵。

其二 (民国三十一年)
五言律诗
列强张义帜,军事结同盟。
阵已联欧亚,情真若弟兄。
三途泥足陷,一击轴心倾。
乾坤争此著,半壁亦长城。


共598,分3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