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7,分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
夫牺尊青黄。非朽木之可施。秬鬯馨香。非瓦缶之可盛。理固然也。殷太师叙洪范五福之畴曰攸好德。是其寿福也康宁也诸福之物。非好德莫之致也。十九年春。国家有庆。大用优老典。年八十以上。并授三品秩以宠之。时则我外舅帆溪丈人以八十五岁大耋亦与焉。朝布衣而夕大夫天也。命下之日。丈人沐浴具冠带。拜告于庙。退而嶷然高坐。童颜益春。望之烨然若仙鹤之在琪苑也。胤子上庠君大而甫。与其诸弟若瑜珥辈。既道万福称觞而寿之。因列宴于二桐之轩。以歌颂圣恩。于乎伟矣。余以贰室旧客。幸厕末席。区区觞祝之情。弟子视也。祝之将何视焉。其在天保之卒章乎。为赋二律。以侑彩筵一觞。
煌煌恩渥草茅延,算到灵春八百年。
物外仙容愈绰约,天南淑气政团圆。
固知积善工夫巧,端合裕家庆福连。
玉带青衫交隐映,傍人何莫画图传。
花竹深深日月延,绯衣大老赤松年。
登眉瑞色春千岁,绕顶恩光玉两圆。
座上衣冠黄绮是,庭前歌瑟紫琳连。
愧余曾乏凌云手,此事无因旷世传。
夫龙生于不测之渊而为三百鳞虫之灵。麟生于有道之世而为三百毛虫之灵。均是鳞毛之族也。特以灵祷者。盖龙为文明之瑞而麟有仁厚之德也。所以古人之善颂吉祥者多取焉。如嫁女而曰乘龙。生子而曰抱麟是也。我外舅李公以彪龙之姿。毓麟趾之祥。为女者五人。为男者三人。俱彬菀可喜。而内外孙曾亦已崭然乎头角矣。诗曰瑟彼玉卣。黄流在中。其不信矣乎。一日命胤子上庠君大而甫。谂诸兄弟之异姓者。各出如干物。图所以讲睦敦伦。岁一团圞。而列书姓名于一帖。名之曰龙麟契。噫龙与麟之为灵昭昭。而今以龙钟如道和者。混是帖得是名。不亦侈乎。盖尝观于上庠君之歌颂。而知其所以命名之意。不亶为一时誇耀而已。实所以寓螟祝于无穷。冀燕谟之勿替。而将使出于麟者个个有仁厚之德。出于龙者个个为文明之瑞。以至于麟之生龙也。龙之生麟也。庶几不让于三百鳞毛之族。而入而存身于不测之渊。出而为瑞于有道之世。则安知无图画麒麟之贤硕。登跃龙门之隽英。隐然自此而为之兆也哉。道和少学屠龙。晚而无成。今于是帖也。尤有所感焉。遂书之如此云尔。
东海千年我匪龙,麟游幸蹑大奫冬。
画图麟阁遗休远,盘礴龙兴淑气秾。
龙伯长春倾寿斝,麟儿暇日导诗筇。
区区自愧麟楦客,愿续荀龙不尽悰。
西京过劫白云悠,独有先生画里留。
百死精忠争似日,三韩义气欲无秋。
乌纱弊服犹皇制,鹤发疏眉尽国忧。
潦倒平生山仰忱,钓翁台下暂踟蹰。
秋风此日气全苏,一朵香烟占药垆。
直上跻攀吾道是,其馀错落大观无。
穷时眼目皆虫俯,乐处胸衿与雁孤。
仙伯能知花事否,明春好待一场娱。
胜节人间七月天,庭槐花发寿帏连。
星回绮里悬弧夕(外王父谷口公尝榜其所居曰绮里。),天送丹楼制锦年⑴。
喜惧乌情千岁窄,寻常雏弄一堂圆。
如今种得昆崙核,愿比西河不老仙。
⑴ 曾王考小宰府君亦以是岁周甲。莅丹阳郡。
江阁翛然聚白头,词林曾是少年流。
爽衿益觉湖山旷,遐瞩犹嫌树木稠。
真率风情倾一席,从容文事破千愁。
今行胜似游河朔,指点江湖自在鸥。
琅函遥载火云程,伫看天心复处生。
一片危衷红日照,万言公义泰山轻。
怒龙忽作奔腾势,归雁空含寂寞声。
洛水商山青一色,与君此别更多情。
剑立山城一发青,煌煌遗迹见先生。
满腔丹血春秋炳,涴纸斑痕日月争。
大海千年增气色,九原何处泣英灵。
书生怒胆张如斗,三复风泉涕泪横。
洛水储精几百年,宫墙新辟感通泉。
规模鹿洞鸣璆地,消息濂亭霁月天。
报佛粗输舆士忱,肯堂多赖胄孙贤。
翚飞燕贺无疆祝,永使豆笾式莫愆。
迢遥物色古潭滨,千古湖山一望新。
老屋涓珠添爽韵,平林画发绝纤尘。
昔人未必多今乐,末席无缘致此身。
欲把鹅毫书俗字,浮邱仙伯恐相嗔。
秋水屏山画幅然,先生遗躅此中传。
弦歌鹿洞重恢地,风月濂亭太极天。
老壁云归开砚滴,虚堂日照蔼垆烟。
百年寰宇吾生晚,恨未趍登执烛筵。
青鹤蓝舆转自东,烟花三月胜筵同。
沧洲物色才新雨,绮里衣冠太古风。
未有如今仙伯会,堪传此事画图中。
邂逅千里龙门感,争似扶桑曙日红。
白发探春信有缘,公山高处乍开筵。
浊醪挑出诗思涌,香饼消来俗虑煎。
错落山容红半点,微茫野色绿相传。
一场团乐斯焉足,回首临风更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