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圣伦,号重庵。
重庵稿·跋
重庵集故友姜公圣伦之诗文也。公长余一岁。曾与余周旋于童蒙。入侍者为数三次。时则郑丈东教为教官。每月必一会群童。诲学馈馔。盖修师弟之礼也。余与公呼小字相嬉戏。顾余钝劣。当十一二时堇成五字诗。公则五七言律绝。抽笔即成。每入侍应制。天笑为新。辄以他日真学士称之。余辈望之如谪仙。及乎成冠。数番相见于科场。后仍阻隔。至中岁余遭家患。公则自罹。漠然不相闻。而时时往来于心。晚年余家大陵。一日邻居姜台耆伯来见。始知为公胤。辄相握欣怆今昔。呜呼。公年甲乙于余。宜无不可享之理。而公之搆祸损生。余之经劫不殊。盖天也时也。时乃天也。徒念髫龀日从游历历如昨。而倏焉六十稔于玆矣。海桑之幻。华表之归。更深悽切也。公之座铭曰志于重者不衒才。此其所以为号。而其本则鲁论不重不威之训也。初年则辞采灿绚。取裁于唐宋。中岁则言语端的。依归于程朱。行将敛华践实。渐就醇正。而公乃已矣。曷胜嗟惜。其箴铭诸什。可以揭壁观省。有益于学问者甚多。此亦可揣其所得之蕴也。若至晚年则资深居安。造诣之极精微可执契。如余者今至白纷。学荒文拙。悔吝山积。及见公集。且羡且愧。而馀日不多。齐企无望矣。呜呼。使公不有人祸。全其天赋。则虽至今存可也。噫噫哉。乃书短跋于集后。以摅余慨叹之怀。  庚戌仲秋。友人回榜八十一岁竹坡徐俊辅。拜稿手书。辞芜笔耄。不足以阐发幽光。殊愧己也夫。
共315,分1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五言律诗
仰止延平学,当时道在南。
遗经元饮食,微旨见言谈。
迷识茅开径,澄怀月满潭。
从今铭厚意,讲读闭山庵。

静养伊来长,重门掩一寒。
身藏无毁誉,心泰绝悲欢。
圣旨书中得,天心复后看。
醇醪渠有力,和气泼人颜。

赋得山庄春尚早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寒逐轻风转,春随润露归。
水边生小影,花处寄微辉。
庭柯弄柔干,乳鸟恋群飞。
虽惭楚客唱,秪爱宋人晖。

身谋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身谋有底术,计较竟无如。
学必藏山谷,名仍走市闾。
文章非事益,仕宦自才疏。
归去且求食,野人焉识馀。

弥勒寺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溪度寒烟碧,山吞落日黄。
近林花霭霭,遥渚树茫茫。
隍庙丹青古,野居篱落荒。
田翁殊适意,驱犊下山阳。

不遇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幽赏殊无惬,斯人何处之。
青山生淡拖,流水漾轻漪。
不解差池故,犹惭访过迟。
苍苍烟里树,浑记问津时。

晓行 其一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暝树疏星落,轻寒客袖侵。
浅溪浸白鸟,春露湿青林。
峡坼看天远,磴危踏地深。
见山寻句好,老马解人心。

其二
五言律诗
百顷平湖畔,一行官柳疏。
路通山市细,渠向水田疏。
青霭依依敛,红晖泛泛舒。
远村应事少,准拟卜吾庐。

野景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忽看春意好,仍记雨声微。
叠岸犹浓蔚,平畦有色辉。
薄花红就密,涡水白生肥。
农话殊成趣,村夫见客稀。

晚雨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空翠朝犹湿,霏微晚又增。
雨山容欲媚,雨野气浑蒸。
犁㹀冲烟杳,蓑翁趁水烝。
近帘看燕雀,栖托愧渠能。

彝文卺礼日吟示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怜玆稚弱弟,俨已丈夫身。
不讲立心学,难为成德人。
雅恬持举止,沈默养精神。
用以肥家道,肇原多福臻。

咏怀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儿生能步语,弟长已冠婚。
愧此无成业,居然自立门。
养难全帝赋,显莫答亲恩。
此责终身重,明灯到出暾。

世末悲无士,山深访有君。
寒花立庭露,孤鹤戛溪云。
诗向谈间得,琴须酒后闻。
坐看相对笑,万类各随群。

出郭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小出仍成趣,疏怀病欲痊。
归云层堞日,疏树万家烟。
畦阔风从远,径回山在前。
思迟诗有料,可意病骡蹇。

冬夜有客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喜客孤眠夜,添杯欲雪天。
风喧万松里,书乱一身边。
戚戚知何事,看看尽此年。
布衾成暖意,始觉气攸然。

冬月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冬天昼常暗,霁夜月偏明。
黄叶乾坤豁,玄冥气色清。
枯桐千古意,残篇五更声。
梅鹤山阳室,行歌乐此生。

晓觉又叠明韵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展转重衾暖,依微半牗明。
习忘缘病久,省事觉心清。
垆冷香留馥,林疏雨作声。
披衣绕群睡,吾道畏虚生。

不见古人面,惟见古人书。
古人亦何意,爱我此勤欤。
我行有差误,古人教谆如。
我知有黯昧,开释亦无馀。

其二
五言律诗
古书一何多,岁月一何忙。
少年不努力,老大空悲伤。
此心岂有异,今古两煌煌。
在我本自足,不用求他方。

喜汝哲夜至 清 · 姜彝天
五言律诗
胜友清言好,良宵霁月佳。
浮生难此乐,古道且相偕。
饮啄安身拙,行藏任俗骇。
经寒爱残菊,中酒小窗排。


共315,分1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