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共92,分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宋词,1932年4月28日出生,河南省安阳县南吕村人。1949年4月参加南京文工团。从1952年开始从事戏曲创作,先后任职于南京市文联编创室、江苏省文化局剧目室、江苏省文联创作组。1960年至1985年在江苏省话剧团、扬剧团任编剧。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著有《宋词诗词集》、《情路吟》诗词集,戏曲剧本《穆桂英挂帅》、《花枪缘》、《喝面叶》、《状元打更》、《玉簪记》、《贺家姐妹》,短篇小说《落霞一青年》,中篇历史小说集《书剑飘零》,长篇历史小说《南国烟柳》、《一代红妆》,电影《一叶小舟》,电视剧《李香君》。《穆桂英挂帅》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奖,由梅兰芳改编为京剧演出。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深宵对酒泪如泉,相聚时难别也难。
一纸离书真在眼,八年共枕梦中缘。
既成遗恨分鸾镜,何必留情拔玉簪。
冷暖望君多自重,孤单从此少人怜。
注:与兰结婚八年,风风雨雨,离多聚少,性格虽不合,感情尚好。今秋开始社教运动,风暴突至,厄运降临。一九六二年余写短篇小说《落霞一青年》,发表于《人民文学》,译为日文,传至岛国,受好评。为此蒙罪,列为反党毒草,批判数月,处以流逐,下放淮海农场劳动改造。兰受政治压力,迫于情势,且恨余有负情处,离婚之意甚坚。余处忧患,已成贱民,为使兰不受拖累,乃同意。同去白下区政府办妥协议离婚手续。余情未断,犹有复婚之约。明日将分离,是夜备酒饯行,真断肠时也!
鹤立飘飘白袷衣,书楼东畔识君时。
名传《小巷》苏家柳(文夫成名作《小巷深处》。),誉满京华《穆帅》旗⑴。
狂放论文轻俗辈,豪情赌酒笑宠儿。
鸟雏未辨风云色,飞向林园最上枝⑵。
注:一九五六年春,文夫《小巷深处》发表,文坛争传。时值鸣放正热,文夫来宁,筹组同仁刊物《探求者》。一日,余去省锡剧团,在旧楼(蒋氏旧筑)东畔,秋千架旁,遇叶至诚、高晓声诸君。中有一少年,风仪俊爽,倜傥不群,经介绍,乃陆文夫也。此初识时之情景,犹历历如在目前。
⑴ 余之《穆桂英挂帅》时也轰动京都。
⑵ 黄仲则诗“为语绕枝鸟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风雨无端初次经,累人文字古今同。
幽幽禁室共三月,草草离筵各向东。
尚许携家居闹市,还能载酒太湖中。
相思雪夜推衾起,舟泊寒山晓寺钟。
注:一九五七年初,文夫调省文联,与余同在创作组。未几,反右运动开始,集中于湖南路七十二号学习。初尚无事,于晚间散步街头,或酒楼小酌。变起突然,来势迅猛,《探求者》定为反党右派集团,成员俱受审查。余虽非《探求者》成员,也因一篇文章牵连,名列在案。同受审查,相知于忧患间,意气相投,乃订交焉。炎炎盛夏,凄凄晚秋,共处禁楼百日。审查结束,文夫受处分,犹蒙优待,回苏州进工厂做工,免于流逐乡野。余去无锡,务农于太湖之滨。每于花开花落之季,秋风秋雨之夕,霜冷雪飞之时,念及文夫,自无锡急赴吴门往访。得共杯酒,竟谈终夜,何其乐哉!
深巷灯昏两黯然,不教双泪落君前。
文章招祸焚新稿,花色迷人断旧弦。
寂寞吴门春夜雨,凄凉淮海九秋天。
麻鞋竹笠归农后,一觉红尘已十年。
注:余婚已离,家已毁,流逐淮海,行期已定。一夜,余在行前去新街口曙光理发店理发,文夫突然寻来,乃沿街散步,至丰富路巷口。文夫告我,结论定为“翻案”,仍下放回苏州,进工厂做工人,明日将离南京,特来与余一别。此情此景,与一九五七年相似,而不同者,当时均尚年轻,今已步入中年,再经忧患,再沐风雨,深感前途茫茫,相会无期。执手良久,强忍眼泪,分别于巷口。自来农场后,无时不以为念,回首往事,犹如红尘一梦,乃吟成七律八首,以寄怀念之情。一九六五年春。
贞烈楼头有四娘,行人掩面看红妆。
蝶飞曲尽泪成血,月落舞残颜带霜。
春燕千啼栖港岛,娇花百媚出珠江。
绿章不向天公奏,却令狂风损海棠。
注:那位无锡知青还带回一叠传单,皆“文革”中各地来电和新闻。其中有广州消息:粤剧名演员红线女畏罪顽抗,跳桃自杀。余触目惊心,一代名伶,南国娇花,竟遭惨死!回忆当年,红线女与马师曾主演《搜书院》、《关汉卿》,歌喉宛转,光彩照人,舞台身影历历在目。陶铸主政广东时,视红线女为宠柳娇花,今为“文革”组长,大权在握,绿章为何不上奏,竟让狂风摧折名花?“文革”后,知红线女并未跳楼自杀,乃谣传。死于“文革”中有严凤英、言慧珠、竺水招等一代名伶,皆不堪凌辱,被折磨致死。特写补记。一九六六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