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台诗
共33,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傅锡祺(1872~1946),字复澄,号鹤亭、大樗,台中潭子人。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次年(1894)原拟赴福建应举,因甲午战役而作罢。日治初期以担任塾师维生,明治卅二年(1899)兼任《台湾日日新报》通信记者。明治卅四年(1901)应聘为台中《台湾新闻》记者,至大正七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日治时期最富盛名的诗社「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大正六年(1917)接替因病去世的赖绍尧担任社长一职,至战后1946年去世为止,担任社长时间近三十年之久,其人其诗完整见證栎社之兴衰,是该社灵魂人物之一。傅氏对保存栎社文献贡献甚大,先后撰有《栎社沿革志略》、《增补栎社沿革志略》分别于栎社创立三十、四十周年时出版,为今人研究栎社的重要参考资料。傅氏对推展栎社活动、在异族统治下保存汉文化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一生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哲学,曾应日本之邀担任潭子区长、庄长,合计十一年四个月,绝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运动,与林献堂、林幼春等栎社主干差异甚大。 傅氏代表作《鹤亭诗集》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出版,所收作品自1907迄1946年,长达40年,总数超过一千首。其中有大量的诗社击钵吟诗、课题诗,多属咏史、咏物题材;其次是诗友酬唱与个人抒情言志、社会风貌的描写等,该书广泛保存日治时期台湾政治、社会风貌,以及传统文学界之生态和变迁,价值颇高。论诗风,傅诗文字质朴淡雅,不以辞藻取胜,亦乏流丽灵动之姿,与其个性若合符节。就内容言,其诗反映传统文人面对异族统治的复杂感受与因应之道,在追求自在逍遥的表相之下,充满矛盾痛苦与摆荡不安,是当时传统文人在「坚决抗日」与「倾斜媚日」之外的另一种典型。至于为数甚少的战后作品中,则反映出对国民政府从热切欢迎到深沈失望的转变。〖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鹤亭诗集》目前通行版本收录于龙文出版社影印出版之「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兹以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诗报》、《风月报》、《南方》等,加以增补校勘。 (廖振富撰) 注文: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
五言律诗
生死经年别,临风忆吕安。
有诗多变徵,遗恨负承欢。
淡极人如菊,交深臭似兰。
披图见颜色,疑是梦中看。
① 编者按:辛亥年(1911)稿,又《瀛海诗集》题作〈送少舲游学东都〉。
壮岁起担簦,长风浪几层。
径抛三寸管,奋作九霄⑴鹏。
绝岛寻徐福,仙舟伴李膺⑵。
早将新智识,归饷旧亲朋。
⑴ 编者按:「霄」,底本误作「宵」,据《瀛海诗集》改。
⑵ 作者注:「谓林君阶堂。」编者按:此注底本未录,据《瀛海诗集》、《台湾诗录》补。
七言律诗
① 编者按:壬戌年(1922)稿,又《台中诗乘》题作〈题雾峰林家十八世祖墓园〉。
气象晖阴足万千,佳城郁郁若干年。
不争名利宜清境,有幸湖山葬硕贤。
令伯祖孙依地下,逋仙生死喜梅边。
古心古貌⑴分明在,员石题诗为肃然。
⑴ 编者按:「古心古貌」,《台中诗乘》作「左心右貌」。
牢骚欲与帝天论,虎豹当关梗踵门。
信国三纲都系命,巫阳何日下招魂。
壁间犹自悬双剑,掌底休辞尽一樽。
我是多年枯槁木,相逢惟有话寒温。
羞候权门谒巨公,生成倔强少人同。
偶传病肺惟高枕,自道吟诗可愈风。
历劫暂居安乐国,游仙倘梦广寒宫。
水清石白鱼肥美,且挟琴书理钓筒。
① 此诗又载《台湾文艺丛志》第六年第三号,「词苑」栏,1924年4月15日、连横《台湾诗荟》。
少微寂寞几经年,皋羽无憀⑴倡月泉(作者注:「谓故社友林痴仙君。」)。
江左虎龙都入彀,淮南鸡犬亦成仙(作者注:「余亦滥等。」)。
金兰气谊高千古,珠玉琳琅落九天。
守口诏余牢记取,家珍长付子孙传。
⑴ 编者按:甲子年(1924)稿。
人生底事不逍遥,进退劳劳暮复朝。
任挂羊头还卖犬,亲知狗尾未宜貂。
怒⑴来欲现金刚目,折损私怜靖节腰。
绿水青山无限好,何如回首伍渔樵。
⑴ 编者按:「怒」,底本误作「努」,今改。
① 编者按:甲子年(1924)稿,又《台湾诗荟》题作〈九日东山别墅雅集〉。
裙屐联翩步当车,登高来访白云居。
主人⑴好客家藏酒,孝子思亲墓有庐⑵。
秋色渐催枫树老,西风轻拂鬓丝疏。
年年我愿⑶修前例,山水庭园画不如。
⑴ 作者注:「吴君子瑜。」
⑵ 作者注:「别墅乃依故吴鸾旂氏墓而造庭园者。」
⑶ 编者按:「愿」,《台湾诗荟》作「欲」。
① 作者注:「三月初旬。」编者按:己酉年(1909)稿,又《台湾诗录》题作〈再次痴仙韵送仲衡游东京〉。
环球智识日求新,耻作辕驹老此身。
君去乘风酬壮志,我来折柳赠行人。
孤帆匹马天涯远,黄卷青灯客里亲。
上野樱花开未了,入都犹及见残春。
盛传文物萃皇居,为借他山别故庐。
人效吴风新断发,地多秦火未焚书。
殊方父子欢相聚,绝岛亲朋惜暂疏。
缥缈蓬莱何日返,三千弱水放船初。
容易轻装便出门,壮心肯为利名昏。
一船琴剑航神户,三月莺花别大墩。
故里欲输新学入,客囊还检旧书温。
同舟难逐林宗去,卖赋惭余滞兔园。
① 编者按:「率」,底本误作「牵」,今改。
云程万里凤将雏,日近长安遂壮图。
二酉新书今福地,三山好景古蓬壶。
祇因问字关心切,岂比求仙作计迂。
有志转怜吾未逮,景升豚犬不能俱。
① 编者按:己酉年(1909)稿。又,《瀛海诗集》题作〈和痴仙暮春瑞轩养病即事韵〉。
半亩庭园点缀新,茅斋暂寄卧云身。
燕如相识飞迎客,花正逢时笑向人。
梦稳不知⑴蛮触闹,心閒欲与鹭鸥亲。
何当笔砚饶馀暇,来共清谈过一春。
⑴ 编者按:「知」,底本误作「如」,今改。
万丈红尘不到门,焚香扫地自晨昏。
渊明止酒疏三雅,孝肃閒居占一墩。
百啭莺声穿柳细,四围花气扑帘温。
个中清福供消受,无事寻春过别园。
门前合榜浣⑴花居,中有逋仙隐草庐。
折柬径招嵇阮侣,踞床閒读汉唐⑵书。
雕龙稷下谈犹壮,走马章台迹渐疏。
好事三三眉样月,窥窗早趁上灯初。
⑴ 编者按:「浣」,底本误作「沅」,据《台湾诗录》改。
⑵ 编者按:「汉唐」,《台湾诗录》作「古今」。
① 编者按:《潭曲吟草》稿,甲寅年(1914);又第三首诗《台湾诗海》、《台海诗珠》均题作〈悼亡〉。
发妻高氏,年十五归我,农家弱女,妇道素修,孝事翁姑,敬事夫子。且善遇夫弟妯娌,一家和睦,为人所誉。持家廿馀年,克勤克俭,能使予无内顾之忧,盖贫贱夫妻之不易得者也。现有五男二女,伯仲季相继学医,长子春魁已客月毕业,而昨年早得一女,绕膝儿孙方期白首相偕,以尽天伦之乐,乃自明治丙午(1906)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患咯血症。戊申(1908)四十一年重九日再发。自是咳嗽时作,百药不效,大正壬子(1912)元年八月十一日以还,且发潮热,尔来病势渐增,消瘦益甚,中西医士束手无能,延至甲寅(1914)四月十一日,喘症大作,越十三日,立夏之夜,遂以呼吸窒息,而与我永诀,呜呼痛哉!中年丧耦,已为人生大不幸事,况为不可多得之贤内助乎。悲不自胜,作此哭之。
比翼双栖廿七年,逐春归去杳如烟。
未完儿女成人愿,竟了夫妻夙世缘。
怜我孱躯馀只影,凭谁深恨诉重泉。
连宵知否鳏鱼目,开到天明炯不眠。
归我盈盈十五时,平生妇道未曾亏。
蒸梨不拂曾参意,举案常齐德曜眉。
满望鹿车长共挽,那知鸡骨卒难支。
回春至竟无灵药,枉遣诸儿急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