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台诗
共256,分1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一字确士,号觚斋,晚号觚庵。浙江山阴人。少年能诗。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以翰林改官刑部,外任道员。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起,入台湾巡抚唐景崧幕。二十一年(1895)割台约成,台湾民主国成立,俞明震亦任要职,布政使顾肇熙内渡后,由俞明震继任。未几,唐景崧出奔,俞氏亦去。1902年任江南陆师学堂总办,后移官江西,摄赣南道。1910年任甘肃提学使、1913年任甘肃肃政使。晚年归江南,筑室西湖,与陈三立等唱和。著有《觚庵诗存》四卷〖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12月。 〗,原为陈三立整理付梓,200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今据上海古籍本《觚庵诗存》,并参考连横编《台湾诗乘》、陈汉光编《台湾诗录》、赖子清编《台湾诗海》,予以校录。(吴福助撰)维基
俞明震(1860年—1918年11月22日),字恪士,号觚庵,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隶籍顺天府宛平县。晚清政治人物,知名于政界、诗界、教育界。俞明震出身于山阴俞氏,至其曾祖俞世琦始寄籍顺天宛平。其父俞文葆,曾任湖南兴宁、东安知县,故乔居湖南善化县(今属长沙市长沙县)。俞明震少年能诗。光绪十六年(1890年),考中庚寅恩科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刑部主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台湾巡抚唐景崧奏调,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接替顾肇熙,担任台湾布政使。之后仅数日,清朝据《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俞明震与唐景崧、邱逢甲等组织台湾守军抗日(乙未战争),成立台湾民主国,并出任内务大臣(「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督办),不久因兵败,匆促离台,内渡厦门。戊戌变法期间,俞明震积极支持康、梁,并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在当地推行的新政。变法失败后,转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兼附设矿务铁路学堂总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转任江西赣宁道。宣统二年(1910年),任甘肃提学使。三年(1911年),代理布政使。民国初年,任平政院肃政厅肃政史。不久,辞归故里。晚年寓居上海、杭州等地,民国七年(1918年)卒。有《觚庵诗存》四卷。俞明震学生成才者甚众,如国学大师王伯沆、章士钊、作家鲁迅等。
五言律诗
春华不相待,烟草自萋萋。
一棹入溪曲,乱云啼竹鸡。
归途如梦觉,山影向人低。
落日亭亭下,无愁意亦迷。
历历江湖晚,幽花只自妍。
乱峰争受月,远水暗生烟。
邻火增新感,滩声熟夜眠。
忽成秋意思,春梦在愁边。
生死心谁托,艰难道未孤。
沉吟惜遥夜,哀艳满江湖。
身外閒云堕,愁边一雁呼。
更谁觅谯秀,凄恻到寒芜。
因循不自觉,慷慨一登台。
身世成孤注,寒空但劫灰。
高原如待我,落日有馀哀。
此意无人见,江天入酒杯。
积水昼冥冥,孤危见一星。
日光浮地尽,风晕隔河青。
绝岛天如系,连宵雨不停。
泥中更怜汝,含涕出都亭。
更无人击筑,又见鬼含沙。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
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
飘忽看生事,无端泣路人。
悬灯愁照海,收网劝垂纶。
恻恻思全盛,依依望重臣。
风云悲郁律,愁见九方歅。
灭烛天光入,乾坤绝可怜。
独成心皎皎,深坐夜渊渊。
送日息群动,填胸哀昔贤。
搏精尘壒外,暂比入山便。
寂寞真相喻,宁知范子豪。
危言伤大隐,一发系吾曹。
激咏物情好,披风众窍劳。
深心无不在,孤睨一星高。
太息幸馀老,徜徉万劫场。
窅然心不竞,孤处古相偿。
往者论先德(谓惜抱先生。),天心或未亡。
斯文各深浅,吾道此低昂。
久雨荒生事,人烟惨淡中。
连林答沉响,虚枕引低风。
蝶影移灯入,蜂房隐壁空。
就乾得生理,此意倘吾同。
屋角喧新涨,墙阴煮雾茶。
云来失双燕,泥泛没轻花。
四野日光薄,九河风力加。
近堤农作苦,昨岁已无家。
诙诡人间世,雏夷发尽青。
愤时终自放,庄语待谁听。
兵气缠蜗角,天声戴鹤翎。
仙人缈瀛海,如我五霞軿。
小别长安市,时流一辈多。
窃钩真不幸,侧帽屡相过。
宏道命安托,横流尔奈何。
出门看傀儡,饭饱得蹉跎。
庆典中朝重,贤臣议礼佳。
星辰罗地轴,鸾凤啸天街。
近惜辽东信,终伤义士怀。
圣人千万寿,四裔在庭阶。
离家觉轩豁,望远忽潜潸。
门祚惊心久,饥寒合眼间。
高天谁见影,集霰欲迷山。
广漠吾从逝,先偷一夕閒。
静坐如有适,从知昨者非。
笠边疏雨过,草背一虫飞。
酒薄心常定,谈深客不稀。
八方终炙手,吾道竟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