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女之始生,弄瓦衣𧝐。
童牛之牿,有教勿替。
维彼艳妻,长舌之厉。
维此懿妇,不休蚕织。
履霜坚冰,坤垂兢惕。
防以金柅,姤慎踯躅。
维男与妇,外内正位。
男戒其渎,女慎斯媚。
虽在幽闇,庄敬为事。
周人之福,发自河洲。
卫国之祸,中冓是邮。
维祸之违,维福之求。
有齐之仪,发自女季。
维敬维慎,罔敢失坠。
持守斯牢,防闲斯至。
养之有素,始不纵恣。
辞无媟鄙,色绝忿恚。
洞属诚悫,中馈是事。
终始以之,是谓和义。
无事才明,德由之秽。
无事辩说,言由之躗。
无事美丽,容由之悖。
无事工巧,功由之废。
唯笃茂行,毋负嘉诲。
一有少违,自趍幽昧。
幽昧之堕,莫追厥悔。
夫维妇天,天不可恃。
苟恃宠爱,鲜不伤毁。
澡洗维洁,视听维轨。
无失于嘻,不愆于止。
操维组紃,主维酒𨠑。
且能相义,厥惟储祉。
如若人者,具著乘史。
舅姑之恩,以夫而从。
姆之贻诲,承事其宗。
慎斯缨佩,夙夜僮僮。
谨斯𩜾粥,甘旨是供。
无辨曲直,无弛葸恭。
委曲婉顺,和乐有融。
影响之应,不专其躬。
妇德毁誉,胥由嫂姒。
寔维和群,始完斯美。
憎愠攸加,虽臧犹否。
褒嘉攸及,宜訾而是。
是谦是顺,毋纵毋诡。
畴能罔若,能违其累。
忍之为德,有味乎旨。
余观人婚,服饰是竞。
吾家朴素,华祛侈屏。
迎汝车服,亦非摄盛。
汝执脩腶,僮僮维敬。
相其拜礼,二姑以并。
观者匝楹,咸称福庆。
余年向衰,慈爱是胜。
频检寝食,惟惧疾病。
汝既入门,先训宜镜。
招汝近前,谈说终竟。
猗曾王妣,考李母郑。
名门娠德,贞固由性。
曾翁之孝,妇德齐晟。
不幸嫠居,独操家政。
教导二祖,不专一经。
蔚然当世,推其儒行。
克立门户,庆流子姓。
王考来婿,维柳之门。
王母静穆,令德著闻。
田无一顷,室无数椽。
自昔我家,不厌清寒。
王考提挈,移住疏村。
王母拮据,用济艰屯。
厨无婢使,自具饭餐。
上堂跪进,尊姑为欣。
时有嘉宾,亦置杯尊。
室绝尘杂,门断呼喧。
先君攀桂,荣禄式蕃。
终享其兆,遽违其纯。
先妣稚龄,德容訚訚。
璿璜遗裔,远袭芳芬。
祁祁其徽,拔乎弟昆。
归而食贫,事务积殷。
解释环佩,调适馏餴。
甘旨之供,继以晨昏。
响发刀俎,皆认诚勤。
资诸外家,时致膮臐。
雉肪精凿,开包以陈。
遐福斯绥,室家溱溱。
凡厥懿行,具载舆论。
尺帛斗米,六亲是均。
屡乘鱼轩,恒念嚬呻。
一丝之微,不以役人。
官厨虽丰,辄思乡邻。
先考蒙恩,屡下匪颁。
纤絺红椒,兽炭脩鳞。
感戴洪恩,恒若受新。
祀享宾燕,法式可遵。
久易遗失,具诏家人。
先妻著代,亦绳其仁。
人家贤母,必笃彝伦。
入其家庭,先识醨醇。
夫妻反目,妇姑反唇。
祸殃随集,家业沈沦。
牝鸡之诫,经史谆谆。
勿谓吾妄,宜服斯言。
婉彼新妇,夙著贞惠。
环佩洁清,簪裾华丽。
进退令仪,咸中法度。
赖尔端亮,慰我迟暮。
贞翼忠荩,庆流于裔。
有美一人,条其根柢。
温温芳徽,作我伉俪。
观乎郎体,先知妇德。
衽席幽隐,鲜不由则。
懿彼令仪,闇愈励敕。
至于偕老,我鲜医药。
甘旨之具,罔敢怠遑。
不解衣带,寝处鼎傍。
凡有需索,适其温凉。
先考宜之,对辄乐康。
深夜挑灯,言笑琅琅。
命以弱女,左右扶将。
推而笃友,诸姒咸叹。
六亲齐睦,宁有訾短。
家务细琐,戒在专断。
弥缝阙遗,裁量早晚。
余迂于产,悉委令材。
课耕理绩,皆所夙该。
婢无笞挞,隶无呵叱。
邻里耋髫,泛其恻怛。
凡有荐陈,必慎牲香。
不以苟得,奉于烝尝。
赖玆相义,安意读书。
余方教授,履舄盈除。
不辞以贫,食必有鱼。
不知有己,只知有余。
感君之义,宁敢自疏。
顺而不随,亲而不狎。
蔼蔼仁心,流于眉睫。
丁丑之冬,余苦寒疾。
君亦委卧,气未充实。
寒夜屡起,检我食物。
我病寻瘳,君遂奄忽。
迹虽潜翳,有来心觌。
言不敏给,衣维宽博。
尔其从孙,气类相应。
宜似其谷,勉此佩膺。
五月廿九,戊寅雨始。
五浃于戊,其雨不止。
蹄涔之细,河江㳽㳽。
沟塍溃决,百谷烂萎。
下民之叹,仰咎天轨。
都下之垫,念最不弥。
依山而僻,贫士攸止。
薪绝于路,米贵于市。
室湫而颓,栋腐而毁。
布衾障豁,烟火不起。
哿矣富人,哀此𡞦独。
愁恨叹嗟,靡所食息。
此皆在怀,复有传说。
临江而宅,皆称富室。
花栏卐窗,竞巧雕饰。
墙用窑纹,房必复壁。
水奔上江,势如山岳。
冲突来捲,荡潏触击。
础倾柱折,充填沙石。
时夜睡熟,四面昏黑。
父子夫妻,不得相扶。
露体遑遑,莫施裙襦。
稚弱婉婉,仰首啼呼。
或眠未觉,竟忘其沈。
男或泅免,女则就歼。
浮于水面,犹拥绮衾。
或覆或偃,惨目惊心。
腰肢纤弱,肌肤绰约。
曲眉皓齿,出没混浊。
纵欲拯救,无以为力。
都民所聚,灾沴斯酷。
况彼下都,与夫穷谷。
蜗庐颠仆,孰济汝压。
瓶粟已竭,孰恤汝穷。
而命如缕,形贸目瞢。
念此祲祥,阴阳失中。
瞻彼岩廊,赫赫三公。
黎民奚瞻,惟燮理功。
顾今南服,以暨西土。
或苦亢旸,或困淫雨。
谅此怨咨,施泽维普。
政戒偏私,用慎寇虐。
无蔽狎昵,无弃厖硕。
无以狐貉,蔑彼褴缕。
无以厦屋,陋彼穷蔀。
无以淳熬,蔑彼蔬茹。
无素其餐,使物得所。
穰穰降福,充溢区宇。
我以是讽,倘不我拒。
孙公舜孝观察岭南。巡至永川郡。夜梦圃隐郑先生与文文山会于一堂。堂下脩竹森如也。既觉而询郡人。知先生遗墟在迩而有碑。盖高丽时。旌先生之孝也。碑埋没草中。即修治之。舜孝记之。权忠定拨有诗。尹公斗寿书之。金公玄成志其下。滩隐为画竹以配之。此所谓绿竹帖也。昔屈原作离骚经。以椒桂兰茝之属自比。以其香烈。有可以涤秽湔污。故君子之所居。多有松柏篁竹。以发其幽贞之色。孙公之梦。以其类也欤。后来之节。以文山为最。盖柴市之烈。虽在宋亡之后。其终始一心。贞白不渝。非如慷慨一时之愤。取办于俄忽者也。是故为烈者辄宗之。先生身任纲常之重。为万世之标准者。与文山比焉。此所以发于梦者欤。后人创临皋书院于碑侧。以享先生。院傍有梧桐一株。老而将死。有为永倅者。斲而絙之。余尝使人弹之。其音甚清婉可赏。苟能阅绿竹之帖。且歌先生百死歌而以琴和之。其有不忠义之心激发于中者乎。诗曰。
文山之贞,圃老之烈。
孰与上下,光并日月。
维竹与桐,载其风节。
百死之歌,沥其心血。
载弹载咏,忠义斯发。
邈矣千古,逸轨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