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辞赋
意马 明 · 林悌
某粗豪人耳。早岁失学。颇事侠游。娼楼酒肆。浪迹将遍。年垂二十。始志于学。而其所学亦不过雕章绘句。务为程文。眩有司之目。而图当世之名矣。其后屡屈科场。无适俗之调。忽起远游之志。在庚午秋。为千里之鱼。而得一拜于床下。从容函丈。便有不忍舍去之意。而势难久住。怅然而辞。辛未丧母。持服南归。癸酉冬。又一历拜。虽为人事所拘。奔走风埃。而向慕之心。岂尝一日离于床下乎。今法寺于钟谷。只隔数重山。虽未能朝夕执弟子之礼。而屡次承颜。顽质几化。昔公明宣游曾子之门。三年不读书。而亦未尝不学焉。何也。其言动接物之际。自有做出人处。据此言之则文字。外也。义既如此。身得依归。情欲结茅于山中。买数顷石田。陪杖屦以送百年。而有累之身。何可必也。拜辞在迩。不胜怆恨。永叹之馀。偶成一赋。赋六十七句。凡七百二十馀言。命之曰意马。犹禅家者曰心猿。词曰。
爰有一物,参天地者。
主宰方寸,乃神明舍。
动而无形,假像曰马。
不毛不鬣,何以四蹄为哉。
放之则横驰千里,收之则立脚灵台。
非造父之所驭,岂穆王之可骑。
项负拔山之力,只制乌骓。
布有使戟之雄,赤兔徒羁。
悠悠兮今古,几失驭而颠踬。
曩吾人之肉走,信马行而纵恣。
日周道之荒芜,径缤纷其东西。
杨朱之泪空洒,阮籍之途长迷。
或危而高,或仄而低。
平地波澜,暗谷魑魅。
奔走不一,大概有四。
其一则长安雨歇,五陵春融。
金鞍醉月,玉勒嘶风。
当貂裘于酒肆,狎胡姬于红楼。
重然诺兮一寸心,报知己兮双吴钩。
其一则幽燕健儿,秦垄壮士。
奇韬龙虎,按阵天地。
饮铁马于渤海,驻大旆于王庭。
归明光兮谒天子,焕麟阁之丹青。
其一则青琐列班,金门通籍。
鸣坷赤墀,跃马紫陌。
唤风霜于一语,树桃李于千门。
水榭春兮杨柳暗,舞筵香兮罗绮翻。
其一则饭颗戴笠,灞桥骑驴。
瘦生语苦,耸肩吟孤。
传闲情于月露,写清思于云烟。
得一句兮三年,或潭底兮水边。
呜呼,谈兵者近于乐祸。
好侠则无奈贼义,雕虫之小技徒工。
赵孟之富贵可愧,去此以往。
安适而可,释老以清虚诱我。
申韩以刑名啖我,非我思之所存。
来违弃而改求,岁忽忽其不淹。
结兰佩而周流。
若有大人先生闷余伥伥曰:去尔之伎俩,遵汝马于大方。
夫大方者,非高非远。
约而在腔子里,散而为万化本。
受之于天,物我同得。
罔于圣丰,罔于愚啬。
未发则一片止水,既发而几分善恶。
不离道曰涵养,谨其独曰省察。
守不失兮应无差,乃吾身一太极。
在天者日月风霆,在人者喜怒哀乐。
鸢飞鱼跃,上下察也。
阴阳代序,鬼神迹也。
此之谓天人合德,非蒙学之所能识。
故知道者,道之所在,无适无莫。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千驷万钟,何加于己。
箪食瓢饮,乐亦在中。
有何一点浮云,敢查滓于太空。
然则斯道也达而尧舜周公。
穷而孔孟颜渊。
万古同符,千圣相传。
余闻之,初似茫昧,致曲而明。
革去旧服,知至而诚。
调六辔兮如琴,忽乎吾将行。
嘐嘐然曰:古之人,况亲炙之功程。
遂浩歌曰:我思硕人,山前水北。
白屋萧然,南阮之宅。
琴中岁月,静处乾坤。
看意思之庭草,铸唐虞于一樽。
哀末路不可为也,深闭柴扉。
愿从游兮考槃,复驾言兮焉归。

有为子,长游者。
一屐千山,扁舟万水。
襟风抱月,历览万里。
岳穹隆五,渎苍茫四。
起遐想而长啸,忆禹载之曾历。
昔昏垫之下民,洪警尧之方割。
鲧绩用之不成,来汝禹。
帝曰:轸忧勤于一念,宁胼胝之足虞。
家不窥于三过,启不子于呱呱。
山𣞶兮泥橇,水陆兮车舟。
一乘兮四载,八年兮九州。
导厥高下,山停水流。
其山则嵩华奠位,岐梁底绩。
西极昆崙,东临碣石。
其水则江淮河汉,浩浩连空。
龙门既凿,水由地中。
于是再造尧封,山川如昔。
居乃奠,民乃粒。
沮泽为龙蛇之所,中国无鸟兽之迹。
伟哉神功,帝力万古。
至今于山于水,孰不曰思夏之禹。
呜呼,天下至大,神位惟危。
天欲付之,必先试之。
大麓风雷,天既试大舜于登庸之前。
滔天降水,天又试大禹于格祖之前。
天之忧劳圣人,乃所以困心衡虑而授之大位。
吾于舜禹,何后先焉。
颂曰:山川禹甸,神绩何如。
彼美卑宫,吾免其鱼。

君子白晢,锦衣狐裘。
阳门之路,车盖少留。
一介夫耳,何哭之哀。
情不要于悦民,念谁及于谍来。
世自入于春秋,变杀气于阳和。
视生灵于鱼肉,惨日寻于干戈。
惟亳社之褊小,实鲁卫之伯仲。
若不以义而结人,夫孰能以寡敌众。
矧尔擐甲而负羽,几忘身于锋镝。
吴楚渝盟,齐秦负约。
一矢相见,三军装束。
金鼓摧不注之山,烟尘接殽敖之郊。
退则有军帅之戮,前则有白刃之交。
敌不杀我,我必杀敌。
苦战连年,伤心惨目。
今尔之死,宁不悽恻。
若夫行军以阵,阵以伍旅。
旅亡一人,缺一旅也。
伍亡一人,缺一伍也。
军无伍旅,何以御侮。
国须足兵,我泪自雨。
况今日丧一卒,明日丧一卒。
一卒二卒,千卒万卒。
四郊多垒,民生日蹙。
且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许身初年,俱为君国。
分有贵贱,臣子则一。
诚心泛爱,肝胆常赤。
尔之云亡,一哭何惜。
于是风云为之动色,朝野闻而悦服。
民思不去之义,士怀死绥之节。
时晋阳之兵甲,政衔枚而傍伺。
要尽探其虚实,遣细作而适至。
道阳门而旋返,应厥心之感激。
才一言之复命,奄千乘之释甲。
何恤亡之一哭,声已扬于遐迩。
重宗社于大吕,展也吾司城氏。
呜呼,无心而哭,其哭也诚。
有意而觇,其觇也明。
故其哭也能感人,其觇也能息兵。
非哭则何觇,非觇则徒哭。
咏宣尼之善哉,重起余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