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简介
共2023,分10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李滉(1501年11月25日~1570年12月08日),初名瑞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清凉山人,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今庆尚北道安东市)人。朝鲜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嘉靖六年,进士及第,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守、大司成、大提学等官职。目睹历次“士祸”给士林带来的灾难,多次以体弱年老为借口,上书请求退职。晚年定居故乡退溪,建立书院,从事教育和著书事业,发展了朱熹哲学,并创立“退溪学派”,成为是朝鲜儒学泰斗。日本称为东方朱子,学说影响藤原惺窝成为儒学家。隆庆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岁,谥号文纯。著有《退溪集》(68卷)、《朱子书节要》、《启蒙传疑》、《心经释录》、《天贫图说》、《四端七情论》等。李滉在韩国家喻户晓,其头像印在了1000元的韩元上。此外,首尔市钟路区北部修建退溪路作为纪念。
五言律诗
世事浮江梗,纵横岂自知。
方期仙境会,忽报绣衣驰。
去岁联床地,今朝按节时。
重逢更何日,怅望岭云垂。
野菊犹多思,尊前小摘枝。
杯盘真偶设,歌管岂曾随。
望远愁肠断,登高病脚危。
陶然成一醉,短舞为谁垂。
圣主开东观,将期瑞世文。
愧添樗栎散,欣睹凤螭纷。
乐事清时得,幽香小坐闻。
故乡千岫外,醉眼送归云。
朽拙身多病,繁华意易阑。
那知宣札下,复入道山间。
自愧荒疏学,人惊丑瘦颜。
感君加策励,获宝不知还。
相见新诗好,相思旧恨阑。
三馀蓬观里,万卷碧窗间。
病剧无遗力,恩深只厚颜。
诚难效犬马,非是故言还。
到郡念民事,经旬不读书。
花朝坐衙后,燕寝得诗馀。
意惬香凝帐,神清雨满虚。
珍投无可答,佩服拟璜琚。
开荒临绿岸,结屋对丹岩。
涧草多无号,沙禽并不凡。
山居思(思。一本作知。)损益,溪座听韶咸。
烂煮新蔬美,何须待晚馋。
末世天无改,吾东圣欲居。
鲁风犹可变,箕训讵终虚。
前辈文华胜,今人术业疏。
有谁能自奋,躬道向经书。
叹息花潭老,于今永我疏。
抗身依圣哲,观物乐鸢鱼。
不藉弹冠手,宁抛带月锄。
当年如得见,胜读十年书。
自读石江咏,怜君同我情。
园从尘外卜,家向水边成。
有趣孤栖乐,无求万事轻。
五侯池馆胜,争比此间清。
爽地山光里,虚亭水色中。
拓窗分竹日,垂箔护蘋风。
渔事邻家共,农谈野老同。
人间岂无乐,此乐独无终。
绝壁千年地,清江万古流。
留连无故迹,寂寞有閒洲。
隐士宜驯鹤,渔翁自伴鸥。
从君吾欲老,肯借一矶头(丽王游幸处)。
富贵浑酣梦,桑榆或买园。
欢华舟夜失,悲恨草春繁。
绝境无尘涴,畸人断俗喧。
任他分得丧,高卧且加飧。
家僮携杖惯,春服试身轻。
暖树花争发,晴洲草满生。
龙阳誇种橘,甫里诧齑橙。
未识风雩乐,真成浪得名。
借地真高义,临江见野居。
有时乘钓艇,无事课农书。
渚下蓬莱鸟,潮通渤海鱼。
茅山肥遁客,况复近幽庐(有人借地筑亭。与听松隐居相近。)。
判不为今重,居然与古违。
爱山晨独往,怜月夜忘归。
天籁自宫徵,野禽无是非。
未须徵相法,当肉晚烹薇。
山暝云容合,江空雨脚斜。
晚风吹桂楫,春水没琼沙。
西塞閒飞鸟,桃源杳泛花。
瓦瓯篷底酌,随意不须赊。
坐望遥空外,行吟积水傍。
不辞劳杖屦,常恐浥衣裳。
家酿泉槽洁,园蔬匕箸香。
君看鸥浩荡,不比燕巢梁。
我作中年去,无端命再沾。
似云思返岫,如燕望开帘。
更被清词发,从知远意添。
只缘谋病逸,非为叹郎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