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夔龙(一八五五—一九四八),字筱石,号庸庵,贵州贵筑人。光绪进士,历任河南、江苏巡抚,四川、湖广、直隶总督。有《梦蕉亭杂记》、《松寿堂诗存》等。
维基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又名夔鳞,字筱石,号庸庵居士,贵州省贵阳人,清末封疆大员,其文才洋溢,书法、诗文自成一家。著有《梦蕉亭杂记》、《庸庵尚书奏议》、《花近楼诗存》等。清文宗咸丰七年(1857年)生,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取秀才,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八国联军登陆后,他于6月13日正式署理顺天府尹,这是他官宦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庚子五大臣被杀后,端郡王载漪指十五位大臣是汉奸,奏请立即处死,名单中他列名最后。在李鸿章回奏后,慈禧太后将奏折留中。他得知后认为署理顺天府尹吃力不讨好,请调,7月12日署理太仆寺正卿的王培佑回任,而他则署理太仆寺正卿,7月21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历任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曾反对废除科举。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时,力主袁世凯出兵剿杀革命党人。袁世凯进京后,孝定景皇后以太后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结束清朝的统治,创建民国后,陈以病告假,拒绝袁世凯邀请出任民国政要,退隐上海,常叹“二百六十八年之天下,从此断送,哀何可言”。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大力拥护张勋复辟,被任命为弼德院顾问大臣,举事不济后,再度匿居上海。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回师北京,于11月5日将清皇室驱赶出紫禁城,听闻后大力反对冯玉祥此举,更是痛心疾首写下:“瞻望北庭,神魂飞越”表其心。在冯玉祥北京政变前后的7月13日到10月15日,陈夔龙写就《梦蕉亭杂记》一书。在上海与清朝遗老陈三立、冯煦与瞿鸿禨等组织“逸社”,定期约会,饮酒赋诗,排遣忧思,但始终关心桑梓。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去世,享年91岁。
五言律诗
离堆 清末 · 陈夔龙
五言律诗
片石巍然立,神工鬼斧成。
中流资砥柱,陆海得长城。
不尽秦时水,争刊太守名。
祖龙鞭不得,永镇蜀江清。

七言律诗
题佚 其一 清末 · 陈夔龙
七言律诗
□□□□□□□,□□□□□□□。
□□□□□□□,赞皇心力为筹边。
输诚合下羌酋拜,问俗周咨牧令贤。
绩在旂常碑在口,尚书持节陋燕然。

其二
七言律诗
旌旗十里望中收,白马龙潭纪盛游。
新户已教成熟户,犁州初发又松州。
窥边旧数奴儿结,内附今多悉怛谋。
草木也知春有脚,预传芳讯满星邮。

其三
七言律诗
传闻闽岛尽泥封,一纸援书达九重。
特为川南留节度,苦思台北树临冲。
莱公锁钥经年寄,萧相军储数道供。
莫谓西陲忘战守,痛心常欲抵黄龙。

其四
七言律诗
百事终童少不更,款关无路请长缨。
非缘近代多边衅,可奈书生秉国成。
投笔敢希班定远,护羌全仗赵营平。
私心早切执鞭慕,幸逐元戎小队行。

赠王壬秋院长丈 清末 · 陈夔龙
七言律诗
湖海争传老辈名,每搴蜀锦忆湘蘅。
北朝词赋南华理,匡鼎经师许劭评。
谁向后堂称弟子,那无前席动公卿。
君家旧有龙门策,肯为苍生献太平。

访戴曾思雪夜过,夔门回望锦江波。
回翔廿载中书省,憔悴一官瓠子河。
帝命权充盐铁使,民怀齐唱裤襦歌。
南阳诸葛躬先瘁,费董同寅要协和。

七言绝句
剪刀风断陇头云,二月春寒宿草坟。
六载伤哉成永诀,东坡孤负魏成君。

其二
七言绝句
灌水滔滔日夜流,夫君何事觅封侯。
陌头柳色青如许,不见闺中少妇愁。

百丈驿花朝 清末 · 陈夔龙
七言绝句
已拚一梦寄僧寮,无复诗情上柳条。
客里不知春色老,乱山风雨度花朝。

古风
幼读常建诗,神往破山寺。
此来日过午,挈伴寻初地。
寺僧笑相迎,琐琐询姓字。
我已如韩康,埋名厌居肆。
镇日爱看山,愿续霞客记。
百年祇须臾,浮生本如寄。
万方正多难,一老已忘世。
酒家何处有,山景谋一醉。

我从灌口来,沃野满川陆。
地阙天复宽,一一豁双目。
大江日夜流,东去浪驰逐。
为寻江之源,有似探星宿。
朝发绵虒县,地脉与云矗。
初若登天阙,渐如入幽谷。
怪石虎牙撑,危磴羊肠复。
日气隐沈沈,风声鸣谡谡。
尚有不尽雪,作势待滕六。
此邦少人民,羌氐杂居畜。
耕凿无所事,十稔九不熟。
由来地不毛,安冀廪藏谷?
我本惮行人,自哂因人碌。
长途馀落日,高卧输黄犊。
峨峨飞沙关,未发先额蹙。
千牛作怒号,万马急飞镞。
乱石奔向人,欲避不可伏。
伛偻喻循墙,举足将缩缩。
得非仆告痛,毋乃车脱毂。
阮途无此穷,临风试一哭。
客岁下夔门,猿唬惨肌肉。
巫峡径险巇,江水波洄洑。
昨披剑阁图,烟雨满尺幅。
天梯石栈通,一线转枢轴。
嗟哉蜀道难,斯语宜三复。
那知夔剑外,天险难更仆。
少保持旄节,神威百蛮服。
膜拜忘路艰,歌舞万花簇。
筹边楼久圯,安戎城罢筑。
王道今荡平,宁须詹尹卜。

泰岳岩岩众山属,齐鲁分青到巴蜀。
日日在山不见山,回首云烟渺如玉。
忆昨单舸来夔巫,尚书一见笑捋须。
汪汪千顷清白水,顿使凡垢获滋濡。
两载叨陪情未已,不特感恩更知已。
羊昙曾侍谢安游,苏子屡邀祁公视。
别有天涯鸿雪缘,春秋佳会足流连。
杨柳色开官驿路,桂花香拂孝廉船。
书生报德有深意,权向侯门掌书记。
读遍忠宣十万言,贾董匡刘腕前萃。
井蛙自古嗤益梁,今日棋局变苍黄。
五印度通前后藏,坐使英俄开井疆。
武乡文饶空引领,一老皤皤独忠鲠。
师船方渡鹿耳门,铁路又过多吉岭。
豪气雄略中外凭,如公方许佐中兴。
曾左先殂彭李老,边臣回首望觚棱。
我偕计车适京国,再拜辞公公太息。
谂知老臣忧国心,秘密未可恒情测。
别已难堪况浃旬,祝公珍护杖朝身。
他时得请赋招隐,我是嵩山问字人(濒行,公有嵩山招隐之约。)

去年人日剑南道,锦城丝管纷纷好。
今年人日白河口,爆竹满街春色早。
人生哀乐苦无端,谁向尊前写怀抱。
却从今年忆去年,问柳寻花太草草。
我曾诛茅夜耶西,十载落魄江湖老。
卞和泣刖楚猴笑,臣朔苦饥侏儒饱。
游客何心适大梁,佳人枉说多燕赵。
昨夜东风着意吹,梦中唤起春婆恼。
天公不恤倦游人,催着衣裳时颠倒。
临行且住几徘徊,狂歌满地愁难扫。
此邦获遇马季常,白眉无双孤鹤矫。
十四艺中经策优,二百年后科名肇。
人杰端不因地灵,会踏花砖入蓬岛。
我家亦有百尺楼,对君殊觉豪气少。
传闻燕台市骏骨,斯才何止干金宝。
郭隗燕昭那足言,圣朝自有凤楼造。
相逢一笑值人日,共策征鞭试騕袅。
题诗漫欲拟高岑,交谊惟须联管鲍。
樱桃斜市傥相忆,一角夕阳澹飞鸟。

挽张之洞联 清末 · 陈夔龙
对联
古今几许人才,贾董之文,房杜之业,陶庾之勋,一个能容兼众美;
江汉长留遗爱,军学有堂,丝麻有局,枪铁有厂,萧规具在愧曹随。

挽张百熙联 清末 · 陈夔龙
对联
同埽六街尘,记从车笠论交,正我留洛中,君来岐下;
大庇万间厦,共卜金瓯入相,惜神归衡岳,梦冷潇湘。

帝祝康强,天锡纯嘏;
功宣平准,勋勒旂常。